(記者 王國青 張武平 董青)市農產品加工園區貫徹落實市委十三屆六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特色產業打造,加快引進開發重大項目,以大項目培植來拉動產業發展,以產業經濟的迅速壯大,提升園區總量規模和整體發展水平。 記者在江蘇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期工程施工現場看到,配電房已經封頂,生產車間已經進入地基澆筑階段。據了解,三期工程建筑施工面積達到了26000平方米,是一期二期建筑面積的總和。另外,三期工程全部采用雙層標準廠房生產鹿茸菇、白玉菇等高檔食用菌,將每畝鹿茸菇年產值提高到600萬元。項目建成以后,每年可以增加產能1.5萬噸,增加銷售額兩億元人民幣,同時,將進一步鞏固國內最大的鹿茸菇生產基地,滿足市場需求。 市委十三屆六次全會要求,各開發園區要圍繞產業定位和特色打造,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和公共研發、公共服務等平臺建設,不斷提升配套優勢、服務優勢和競爭優勢。市農產品園區將緊緊圍繞市委全會精神,以加快打造現代化農業產業化園區為方向,擦亮“農”字招牌,彰顯園區特色。 市農產品加工園區圍繞做強主導產業、做優特色產業,更高層次謀劃項目招引,精準招引一批農產品精深加工、食品加工產業的建鏈、補鏈、強鏈、擴鏈項目,引進一批規模大、業態新、效益好的項目,不斷拉長特色產業鏈條。同時,鼓勵企業依托現有基礎,加快實施技改項目,不斷提升生產工藝和產業技術水平,做強特色、做大規模,促進平順皮革、龍洋木業再上新臺階;支持宇辰面粉、菇本堂食用菌等打造省級糧油食品加工產業集群。完善園區配套功能,提升項目承載功能,加快中農批大數據交易中心、檢驗檢測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科技孵化器等配套項目建設;積極推動高校、科研院所與區內企業開展項目合作,創辦高新技術研發中心、工程技術中心,不斷增強對創新型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力爭在人才引進方面實現新突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