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冰)1月15日上午,市委書記張育林帶領參加市委常委(擴大)會議的與會人員,觀摩部分城市建設重點工程,現場“閱卷”,感受泰興大地干事創業激情,欣賞城市建設美麗蝶變,堅定發展信心決心。
180萬平方米公園綠化打造城市綠肺
![]() 新334省道大道,綠樹掩映;東郊森林公園,碧帶繞城;羽惠河公園,詩情畫意……車輛駛出市政府后,一路綠色一路景。
城市公園是市民游覽、休憩、娛樂、健身以及舉辦各類活動的公共場所,是城市文明的窗口和名片。2018年,我市圍繞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共組織實施城區園林綠化項目35個,新增綠地面積280多萬平方米。其中完成結轉項目7項,道路綠化項目9項,公園、游園、街旁綠地等公共綠地19項。同時,以增綠為重點,綜合考慮海綿城市功能,建設東郊森林公園、羽惠河公園、羌溪澄江花園、如泰運河北側風光帶先導段等大型綜合公園,新增公園綠化面積約180萬平方米。以文化為載體,打造鳳凰天公園和澄江門遺址公園兩個專類公園,新增綠化面積1.74萬平方米。
![]() “你們平時是怎么管理的?”“老百姓來散步的多不多,對公園滿不滿意?”……羽惠河公園作為第一個下車點,觀摩人員饒有興致地沿著慢行步道感受綠色魅力。張育林不時向相關部門負責人詢問建設情況。他指出,城市公園、綠道,既是城市的核心景觀,也是市民休閑活動的場所,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不斷提高規劃設計水平,抓好建設、改造、提升工作,進一步拓展公共空間、扮靚城市。
提升城市功能,滿足人民需求
![]() 城市的興起,在于核心競爭力的形成;城市的持久繁榮,在于能級與核心競爭力的不斷提升。
而城市功能,正是核心競爭力所在。改革開放以來的40年,也是我市城市建設高速發展的40年。40年來,泰興的城市框架不斷拉大,承載能力不斷增強,功能配套日趨完善,泰興的城市建設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大跨越。
從市民文化活動中心,到新城吾悅廣場,從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到育紅幼兒園文江校區,“大投入、大手筆、高標準”成了觀摩人員口中的熱詞。而這些項目,有的是生態修復點,有的是產城融合的功能修復點,有的是城中村改造的城市修補點,還有的是治堵點。每一個項目都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是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的主要“突破口”。
2018年,我市統籌布局城區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加快推進主城區“15分鐘民生幸福圈”。目前,泰興中學新校區即將投入使用,育紅幼兒園文江校區、泰師附小東陽校區、實驗初中澄江校區開工建設,新中醫院、婦保院、市民文化活動中心、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主體工程封頂,萬達廣場、新城吾悅廣場兩座商業綜合體建成營運,金融商務中心、五星級酒店加快推進。泰州市首個縣級民防教育體驗館建成開放,西郊防空林提檔升級改造一期工程全面完成,利用公園綠地建設應急避難所38個。
“城市的建設帶動了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服務功能有了新的提升,但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明顯差距。”張育林在觀摩中希望各相關部門增強責任擔當,著力破解影響項目建設的困難和問題;相關建設單位要搶時間、抓進度,倒排工期,加快建設速度,高標準、高質量如期完成建設任務。通過一系列城市項目的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第二水廠滿足直飲標準
作為濱江城市,水對于泰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觀摩人員來到市二水廠項目進行了觀摩。
市第二水廠工程項目建設標準為日供凈水10萬噸,配套鋪設東起高新區、西至虹橋無負壓增壓站的清水管線,總長近40公里,總投資約6.18億元。該工程去年4月全面開工以來,現已具備試供水條件。工程完工后,將與楊莊水廠、寶塔水廠互為補充,極大地提高我市供水安全可靠性。屆時,出廠水質將達到省政府“全面推進自來水深度處理工藝建設”要求,基本達到直飲標準。
在建設現場,張育林一行實地察看了沉淀池、反沖洗泵房等凈水構筑物,全面了解處理工藝、運行管理情況,詳細詢問了水廠建設、設備運行、制水工藝、規章制度、供水范圍、供水量和安全生產等情況,強調二水廠項目是造福全市人民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讓全市人民喝上干凈甘甜的長江水是百年大計,各項配套工程一定要按照標準規范建設好,確保工程質量,建設一流工程。
與會人員還來到鳳凰天公園、良種場小區、佳源·威尼斯等地,感受我市在城市建設上的細微之處和勇于改革的魄力。
所見所聞,大開眼界,催人奮進。短暫一年多來泰興城市建設取得的成果令人歡欣鼓舞,“城建新提升”的美麗愿景,正大踏步走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