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國青)一年來,市人大常委會針對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切實擔當法治責任,以普法宣傳為重點,增強全社會的民主法制意識,著力推動全民守法、嚴格執法,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1月4日是市二高普法館開放日,同學們跟隨現場講解員,參觀了普法館各個展廳。普法館采取聲、光、體驗等科技手段,植入法治元素,宣傳法治知識,讓同學們直觀地了解到相關法律知識。
守法意識的養成重在日常,重在工作。市人大常委會積極發揮普法工作的監督主體作用,加強普法宣傳工作,建議政府及相關部門壓實普法責任,創新教育形式,深入開展以憲法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法律法規宣教活動。在人大的監督下,各單位因地制宜地打造法治文化建設特色品牌,一批法治文化陣地脫穎而出。新增省法治文化示范點4個。“誰執法誰普法”既是“七五”普法與“六五”普法的根本區別,也是“七五”普法的牛鼻子。市人大常委會專題監督了“七五”普法中期評估工作,檢查了責任制落實情況,根據人大的監督意見,市城管局更加注重將普法工作與專項整治相結合。市城管局政策法規科科長張小芹介紹,該局將普法工作與巡查執法相結合,利用日常巡查和查糾違章的時機,向市民群眾宣傳城管法律法規,做到巡查一路、宣傳一線,處罰一個、教育一片。
在人大的持續監督和推動下,《泰興市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實施辦法》《責任清單》等政策性文件相繼出臺;普法講團、普法專業隊伍、普法骨干隊伍、普法志愿者隊伍、村居法律顧問,成為我市普法中堅力量,5支隊伍連點成網,覆蓋全市。市國土局不斷創新普法宣傳方式,構建普法宣傳新平臺,擴大法治宣傳影響力和覆蓋面,推進法治國土建設。
市人大常委會綜合運用視察、調研、執法檢查等監督手段,敦促市政府及有關部門,認真踐行“七五”普法規劃有關要求,取得了明顯效果。“七五”普法以來,我市普法陣地建設“八仙過海”、虛實結合,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均居泰州前列。在此帶動下,我市村居民主法治工作成績斐然,全市擁有省級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168家,其中國家級民主法治示范村3家;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165家,提前實現“七五”普法規劃既定目標,創造了新時期的“泰興速度”。市司法局局長孔兵表示,今后將一著不讓,持續精準發力,狠抓普法機制的健全、平臺的打造、載體的創新,全力推進普法責任制的不斷深入、全面落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