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王敏 林偉)姚王鎮東林村的凌榮華是一名新時代的農民,他適時而進,擇機創業,探索草莓種植新技術、新理念。科學種植讓他首次創業便收獲成功。 5年前凌榮華一直在外做工程,雖說每天在外東奔西走,但是收入可觀 。機緣巧合之下,一位朋友要結束大棚草莓種植,一直對農業感興趣的凌榮華聞訊趕緊拿下了朋友的草莓園。就這樣,他一腳跨進了草莓種植的大門,成為了一名新型農民,走上了新的創業之路。 凌榮華今年種植了25畝共21個大棚的草莓,因為上市早,價格高,僅批發價就賣到了每斤20元至25元,而且貨源緊俏,一拿到市場上就被一掃而光。 為保證每顆草莓都個大、均勻、顏色好,凌榮華像對待兒女一樣細心照料著自家的草莓,每天都要巡查好幾次,檢查棚內的透光、通風性能。草莓屬草本植物,比較嬌弱,對溫度的要求特別高,所以這段時期對大棚內的溫度和濕度調控,凌榮華絲毫不敢掉以輕心。 凌榮華的21個大棚里除了其中10個大棚已經有草莓成熟外,剩余的大棚草莓才剛剛結果。愛琢磨的凌榮華發現,一方面可以通過調節施肥的量和時間,來控制草莓的上市節奏,另一方面可以更換品種。而以往所有大棚內的草莓同時成熟,導致效益不高,浪費嚴重。從今年開始,凌榮華有意識地錯開時間上市,保證草莓常摘常有。 在苗種選擇上,凌榮華也花了很多心思,他分別從丹東、重慶、上海等地購進了優質品種的草莓苗,保證草莓品種的多樣性。談到未來草莓采摘園的發展,凌榮華信心滿滿:“我想再擴展幾個棚,種植一些葡萄,早熟葡萄和晚熟葡萄,到過年的時候也有葡萄采摘,到時候我這邊的采摘園一年四季都有新鮮水果采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