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張武平)今年以來,泰興經濟開發區以實施“1133”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工程為統領,高效推進項目建設,力促創新轉型取得實效,精準發力全面沖刺全年目標。 日前,濟川藥業榮獲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近年來,公司確立了“資本運作、創新科研”兩翼支撐的戰略布局,一方面加大研發創新投入,構建泰興、上海、南京“三地聯動”的研發體系;另一方面,積極與南京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產學研合作,為公司產品機理研究和深度開發提供智力支持。前不久,蒲地藍消炎口服液、三拗片等7個產品榮獲“江蘇省醫藥行業優秀產品品牌”。濟川藥業副總經理劉俊介紹,今年1到10月份,濟川藥業已經實現工業國稅開票銷售71億元,增幅達28.48%,上繳兩稅超12億元,增幅到34.58%,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得益于該企業緊緊圍繞企業雙百戰略規劃,聚焦大品種戰略,不斷加大產品研發與學術營銷投入,擴大了品牌的影響力和市場份額。 濟川藥業將立足“三大產業”,著力打造中西醫藥領先品牌、中藥藥妝醫學健康美容大品牌、中藥保健精品品牌,更好地服務社會大眾。今年,泰興經濟開發區把提高企業創新能力作為靈魂工程常抓不懈,推動精細化工產業研究院與博特、格林美等骨干企業共建行業研發平臺,開展化工與醫藥行業協同創新活動,著力解決企業的技術需求和研發難題。常隆農化依托“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在產品工藝上升級改造,不僅對“三廢”成功地進行資源化利用,而且對關鍵環境因子進行了預處理,實現清潔生產,為公司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今年1-11月份,實現利潤6500多萬元,上繳稅收2500多萬元。 今年以來,泰興經濟開發區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咬定全年目標,按照推動“超序時”指標爭進位、“達序時”指標抓提升、“欠序時”指標補短板的思路,精準施策,對已竣工投產的紅寶麗、萬盛大偉等增量企業緊密跟蹤,幫助化解生產過程中的困難問題,確保早日達產達效;同時加強重點企業經濟運行監測,幫助分析和把脈,主要經濟指標實現了穩健增長,發展質態持續向好。1-10月份,實現工商稅收收入28.3億元,同比增長10.5%,完成工業國稅開票銷售收入726.6億元,同比增長6.4%。 泰興經濟開發區表示,將精心謀劃明年各項經濟指標,進一步排細排實增長點,推動新浦輕烴一體化、天馬化工一期、格林美鋰電池材料、紅寶麗化學等重大項目按時投產達效,為來年經濟開門紅夯實基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