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鑫)生態環保不僅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命線,更是市民直接感受到的民生福祉。我市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理念,打造長江生態大走廊“綠色名片”。目前,我市12公里長江生態濕地和綠色廊道工程正加快推進,完工后將串起沿江“翡翠項鏈”,讓黃金岸線更具“顏值”。
12月2日下午,記者在沿江生態廊道工程洋思港至六圩港段看到,大型機械正在源源不斷地輸送土方,部分喬木已經栽植到位。該工程段涉及天星洲東岸10米寬防護林帶和兩座人行橋梁,規劃面積170萬平方米,包括土方工程、防浪墻及堤防傍寬工程、堤防道路、排澇站工程,以及拆除、給排水、生態斜坡護岸、江灘濕地綠化帶等配套工程。
我市擁有長江岸線24公里,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指示,市委、市政府決定拿出50%的岸線,實施長江生態濕地和綠色廊道建設工程,計劃總投資約6.2億元,2019年完工,力爭打造成為江蘇省內長江大保護的樣板。長江生態濕地和綠色廊道建設工程北起洋思港,南近六圩港,全長12公里,寬度為堤外江灘100米、堤內50米。規劃原則為“把防洪安全放在首位,把綠色作為本色,把生態作為底色”。堤外退漁還濕,修復生態,與天星洲生態區形成呼應;堤頂按百年一遇防洪要求拓寬改造;堤內植樹造林,溝通排澇水系,適當增加小游園,為百姓服務。將形成“一帶三區多點”的大江風貌,一帶即12公里生態林帶,三區:生態產業融合區、生態田園風光區、生態人文體驗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