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王敏 林偉)有人選擇了繁華的城市,她卻選擇了偏遠的鄉村;有人選擇了體面的白領,她卻選擇了繁重的養殖。跳回農門,農村里也能闖出一片小天地;腳下有路,豬倌也能干出一番大作為……這就是30歲“女豬倌”汪美華創業最好的詮釋。 1986年出生的汪美華,大學本科畜牧專業畢業后從事過餐飲生意,在蘇州開了好幾家飯店,一家三口生活安穩幸福。2008年下半年,汪美華卻賣掉了蘇州的住宅,來到黃橋鎮樊集村,開始了與豬打交道的10年生涯。 汪美華四處跑市場,尋求優質品種,最累的時候一天只能睡到兩三個小時。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汪美華的努力下,終于把一種優質豬品種“金華兩頭烏”,俗稱熊貓豬,引進到了自己的豬場。 熊貓豬,頭部和臀部的皮毛呈全黑色,其他部位卻是一片雪白,外形比普通的豬看上去要漂亮許多。每次看到這群四肢細長憨態可掬的小家伙,在豬圈里或覓食嬉戲,或埋頭打盹的可愛模樣,汪美華一身的疲憊就煙消云散了。 辦養豬場一定要重視生態循環,這是汪美華一直堅持的理念。為了讓豬場的廢棄物能得到充分利用,近幾年,汪美華將所有養殖廢棄物合理消納在豬場的自身環境內,走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生態循環農業發展道路。 汪美華坦言,她養豬的這10年,生豬價格都在盈虧線之間徘徊。面對“豬周期”,汪美華說,與其逆來順受,不如主動調整,她始終相信,只要肯付出,創業一定會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