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鑫)江蘇科興電器掌舵人姚海明是一位“創二代”,她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把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廠發展成為全國互感器行業的旗艦企業,成長為被社會廣泛認同的智能化制造企業。 11月5日下午,在科興電器產品實驗室,姚海明正和技術人員一起查看企業最新研發的高新技術互感器。這個產品將應用于張北奧運會中的一個非柔性直流項目,產品的研發成功填補了整個互感器行業的國內空白,在國際上也處于領先地位。 作為80后,姚海明2004年從國外留學回來后,滿懷希望和夢想,回到家鄉與父親一起創業。然而創業的艱辛遠遠超過她的想象:破舊的廠房,懶散的勞動力,不合格的產品,客戶的不信任等一大堆難題擺在了她的面前。 “只有苦練內功,方能厚積薄發。”企業內部管理不行,注定前進的步伐會受到制約。姚海明進入企業后,決心對內部進行重新規劃,她的第一份差事就是調研生產一線。 長達八個月的調研,帶來的是企業崗位職責、部門職能分列框架的重新建立,內部管理有了明顯的提升。公司成立戰略委員會,關注外部宏觀環境與經營環境的變化,制訂公司三年發展戰略,利用科學、系統的分析方法,選擇最佳的戰略措施,同時將長遠的戰略目標落實到年度的工作計劃,層層分解到每個部門、每個核心崗位。經過幾年的努力,企業內部實行管理體系1+3模式,把科興從一個臟亂差的小作坊成功轉型為以信息化為中心的智能制造工廠。 管理走上正軌,發展勢頭更為強勁,也越來越贏得了同行尊重和重視。2009年,一家德國企業與科興電器接洽,希望能對科興完成并購,姚海明和父親商量,也希望能將企業走出國門。但是,對方的一句話,卻讓這場洽談無果而終。當時德國企業家說,他們就是看中了科興的品牌和未來潛力。就是這句話讓科興人一下子明白了自己的品牌價值,激起了整個團隊奮發自強的斗志。 “如何提升產品質量和產品的技術含量”成了擺在姚海明面前最迫切的問題。她多次外出考察,甚至不惜代價請到了業內頂尖專家進行技術團隊的打造。先后開發了 “電子式互感器”、“金屬外殼式互感器”,成功申報兩個高新技術產品、一個發明專利、十幾項實用新型專利。現在的科興,70%的常規產品保證同行質量更優,服務更好,30%的創新產品,技術領先于同行,能為客戶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2014年企業再次實現跨越,利用15個月時間重新布局新產房新產線,打破了傳統,在行業內部成為了標桿,2014年底科興電器正式投產。 “做透明化的幸福企業。”是姚海明進行企業管理的目標。不光是新廠房的提升,讓科興能夠驚艷于同行,在企業的內部管理上他們同樣不斷升級,利用大數據中心,真正實現透明化管理。 目前的科興電器已經走在了行業的前列,成為大家追趕的對象,公司推行的數字化企業管理模式,卓越績效管理模式,精益生產管理模式等在同行業中具有一定的示范性與前瞻性,管理經驗得到了廣泛的宣傳與推廣。 心中有信念,前方有夢想,任何困難都擋不住她前進的腳步。懷著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互感器供應商,做智能制造的引領者”這一宏偉夢想,姚海明和她的團隊正腳踏實地、奮力拼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