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張武平 王國青)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所在,更是地方經濟優化提升發展的源泉。我市一直致力于把創新轉型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原動力”來培育,不斷優化創新機制、集聚高層次人才、構建創新平臺,最大化累積科技創新資源,鍛造發展新引擎,按下了建設創新發展先導區的“快進鍵”。 徐繼華是中兵航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術總監,最近一段時間,他正帶領研發團隊開發高性能的電連接器。如何讓傳輸速率更高?正在他們百思不得其解之際,企業院士工作站的專家團隊向他們伸出了援手。 作為一家軍工企業,中兵航聯一直將創新轉型放在突出位置。但在突破一些關鍵技術和高尖端產品的研發中,深感人才缺乏,技術支撐不夠。經政府引薦,公司與葉培建院士合作,成立了院士工作站。企業與院士工作站聯合開發的光纖連接器、微矩形連接器、特種電連接器產品都屬國內首創。其中,特種電連接器產品,填補了國內高鐵用技術空白,完全代替了進口產品。 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的新引擎,已成為全市上下的共識。今年,我市出臺了《關于建設創新發展先導區的政策措施》,集成優化創新政策,引導各類主體向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方向發展,支持企業在設備改造升級、信息化提升、高端人才招引等方面加大投入。目前,我市企業與國內7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全市擁有各類企業研發機構200多家,大中型工業企業和規上高企研發機構建有率達95%,超過省市指標。江蘇九天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與燕山大學共建產學研聯合體,在技能人才培養、高科技產品研發方面開展了深度合作。燕山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白振華介紹,在開發過程中,他們共同申請了4個專利,還獲得了2017年度冶金科技進步獎。以后他們將瞄準高端產品市場,進一步地拓展,進一步地開發。 一流的環境引來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帶來一流產品。通過與哈工大、省精細化工產業研究所等大院大所加強合作,一大批高端人才被請到家門口,成為泰興創新轉型發展的支持者、參與者。今年7月,由南京理工大學與泰興高新區共建的南理工泰興智能制造研究院正式投入運營,校地雙方將聯合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技術研發平臺、人才培養平臺、產業創新平臺和資本運作平臺,集聚高端人才,推動創新轉型發展。 對未來的產業轉型和競爭提升,我市錨定建設“國家創新型縣(市)”和“創新發展先導區”兩大目標,主攻“產業創新、企業創新、產品創新”三大重點,加快實施“體制機制優化、產業升級示范、創新主體培育、高端產品研發、創新環境營造”五大工程,力爭到2020年初步建成創新發展先導區,2022年建成揚子江城市群中有一定影響力的創新發展先導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