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王國青)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市人大常委會緊抓生態建設“牛鼻子”,打好監督工作“組合拳”,大力支持政府落實綠色生態工程建設目標,精心打造沿江生態廊道、生態涵養區、高品質綠色走廊和一批公園綠地,加快構建“1+1+4+N”生態格局,努力把泰興打造成為長江生態大走廊上的一張綠色名片。 近兩年來,對于市區居民來說,感受變化最大的就是身邊的公園多了,綠地多了,從家門口出發,走不了多遠就可以看到公園綠地。今年,我市完成小游園、河濱綠地等綠化建設項目29個,提升了城市“氣質”,扮靚了城市“顏值”。聚焦綠色生態工程,市人大常委會組織人大代表視察生態綠化工程建設情況,建議市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加大街頭綠地和小游園建設的推進力度,確保全年新增綠化面積280萬平方米。 市人大常委會緊扣中心、服務大局,將推進生態工程建設作為全年重點工作之一,運用專題詢問、集中視察等多種形式,督促市政府完善方案,落實責任,制定加速推動生態建設的工作舉措。去年,我市啟動實施10大類32項生態工程,其中:沿江生態廊道工程將充分發揮岸線資源優勢和腹地空間優勢,用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岸線,建設生態走廊。下一步,圍繞廊道核心區、生態示范區風光樣板區的目標定位,園區將著重抓好沿江一公里化工企業的搬遷,岸線整治和修復生態工程建設等工作,確保沿江生態廊道建設在虹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全市再造一張靚麗的名片。 隨著人大系列監督的逐步落實,生態工程項目的深入實施,截至目前,全市建有綠地面積1186公頃,綠化覆蓋面積1283公頃,綠地率38.38%,綠化覆蓋率41.52%,人均公園面積11.92平方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