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劉江 徐磊)全市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姚王鎮黨委政府積極探索項目扶貧模式,推行“龍頭企業+公司+基地+農戶”扶貧機制,大力實施編藤加工產業項目扶貧,兩年來,全鎮脫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姚王鎮王家堡村的魯祝生,今年七十一歲,股骨頭壞死,一般農活無法干。2016年4月,村里辦起了編藤加工點,魯祝生成了加工點的工人。如今他做起編藤加工來得心應手,一年能賺一萬多元,生活質量明顯改善。 像魯祝生這樣的貧困戶,大多屬于“老弱病殘”,沒有一技之長。2016年,姚王鎮黨委政府積極探索“授人以漁”項目扶貧模式,在全鎮18個村居全面建立創業富民基地,組織低收入農戶開展戶外家俬編藤加工,構建“龍頭企業+公司+基地+農戶”的項目扶貧模式。編藤加工按件計酬、月清月結,項目帶來的效益看得見、摸得著。兩年來,通過編藤加工,王家堡村30多名低收入農戶有了穩定的收入。 如今在姚王鎮,18個行政村村村都有編藤加工點,讓低收入農戶足不出村也能掙到錢。為進一步方便身體殘疾或行動不便的貧困戶,各村會按照勞動對象具體情況幫助送貨上門,讓他們真正做到賺錢足不出戶。 通過兩年多來的實際運作,姚王鎮編藤加工項目在幫助群眾就業,增加農民收入和村集體收入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不少低收入農戶從根本上摘掉了窮帽,跳出了窮坑,全鎮脫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