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ㄓ浾 樊崢 趙望)自古以來,泰興人崇文尚教。讓孩子上學,成為絕大多數家庭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改革開放40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泰興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為國家和社會輸送了一大批人才;同時,教育公共服務水平、教育治理能力和教育質量不斷提升,教育之鄉品牌更響亮。
根思初中新落成的教學樓里,老師楊愛民正在給同學們上一堂地理課。多媒體講臺的使用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學習知識;貞浧40年前的講臺,1978年從泰興師范畢業從教的他,記憶猶新。
上世紀80年代,泰興第一代獨生子女走進校園。為了讓學生上好學,楊愛民通常白天上課,晚上點亮罩子燈,用鋼板、蠟紙出試卷,有的時候要工作到凌晨。在英雄的家鄉,楊愛民一教就是40年,依靠的就是一塊黑板、三尺講臺和滿腔熱血。
2014年,根思初中被泰興市政府確定為薄弱學校改造學校,投入2423萬元新建6560平方米的校舍和塑膠運動場。目前,一期工程已經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即將全面竣工,一所嶄新的現代化學校已矗立在這片英雄的土地上。
唐夏生大學畢業后在根思初中任教,今年已經12個年頭。當初,他也是從這里走出去的。從學習成才到教書育人,唐夏生親歷著學校硬件設施、教育理念、教學質量的變革。
2016年以來,全市共投入1.1億元新建幼兒園10所、改擴建9所。投入近4.6億元推進校安工程、“改薄”工程和現代化學校建設,資源配置不斷優化。實驗幼兒園香景苑分園、泰師附小教育集團東潤校區、黃橋新城學校、根思初中建成并投入使用;新泰中建設正加快推進,搬遷準備工作正有序實施;育紅幼兒園文江園區、實驗初中教育集團澄江校區、泰師附小教育集團東陽校區完成前期準備工作,已陸續開工建設。
在蔣華小學,翟劍生老師正在教學生演奏豎笛,孩子們挺直腰桿,專心吹奏,他們撥動的每一個音符都是學校傳承了27年的回響。早在上世紀90年代,翟劍生就開發了豎笛課程,當時,大部分學校還沒有開設這門課。
蔣華小學高度重視教師隊伍的培養和學生全面發展的培育。通過師徒結對,幫助青年教師提升教學水平,實施推門聽課制度,加強教師自身建設。設立誠信教育館,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幫助學生成長成才。
蔣華小學始建于1907年,這所百年老校在改革開放40年進程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棵四十年前種下的銀杏樹,見證了蔣華小學櫛風沐雨的過去,也將在教育改革的陽光下見證蔣華小學的未來。
近年來,我市深入推進教育改革,城鄉資源配置不斷優化,集團化辦學踏上征程,教育內涵持續深化。截至目前,全市建有省優質園51所、泰州市義務教育現代化學校74所,三星級以上高中占比達100%。先后獲得全國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市、省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單位、省平安校園建設示范市等榮譽。新時期,我市教育工作站上新起點,“教育之鄉”的名片也將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擦得更亮,叫得更響。
記者感言: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改革開放40年,從城鄉教育資源配置不斷優化到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再到素質教育的全面提升,教育事業在城鄉一體上率先一步,讓更多的孩子、特別是農村地區孩子享受到了公平、優質的素質教育,教育之鄉的品牌也越擦越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