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樊崢 趙望)改革開放40年來,我市的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數企業家成為改革發展的中流砥柱。江蘇三志制動器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志堅就是其中一位,8年時間,他用異于常人的堅持和開拓精神,將企業的產值從200萬增長到近1億。 記者來到江蘇三志制動器有限公司產品倉庫時,馬志堅正在檢查一批即將發往廣西的制動器,每年從這里發出的產品產值已經接近1個億。 三志公司2010年建成投產,創業初期,由于對于市場和技術不了解,第一年只完成200萬的銷售額,工人工資、設備投入,各種資金只出不進。在市場摸爬滾打多年的馬志堅沒有就此放棄,深思熟慮之后,他決定改變策略,通過為汽車主機廠的分公司做一些零部件配套,得到汽車分廠零部件廠的認可,然后再逐步逐步地向汽車廠滲透。 實踐證明,這一方法明顯奏效,企業接到的訂單開始多了起來。公司與柳州方盛車橋合作的訂單從一年1000萬增長到最多時一個月2000萬。 雖然是企業的“一把手”,馬志堅對企業經營每一個環節都要求精益求精。特別是在開拓市場這一方面,他更是異于常人的執著和堅持,1個月平均在外20天,開車1萬公里。 從車間檢查產品質量到督促研發部研究進度、四處奔忙開拓市場,創業8年來,馬志堅從未放棄對事業的追求。如今,三志的客戶已經覆蓋了一汽、二汽、陜汽等10多家國內知名汽車企業,企業年產值從最初的200萬元躍升至去年的9500萬元。 編后: 昔日做配套生產的小公司已經成為擁有自主創新能力的明星企業。商海風云,志堅者勝。如今,三志制動不僅帶動就業,更促進周邊企業共同發展。無論是市場還是業務,馬志堅對公司的未來充滿信心,并以其特有的方式繼續演繹著自己的商海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