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浩蕩潮流中,泰興人想創業、敢創業、勇創新,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激情與活力。許多人搶抓政策扶持和科技變革的重大機遇期,以舍我其誰的勇氣和不驕不餒的擔當,揚帆起航,劈波斬浪,一路前行,成為了新時代的弄潮兒。 (記者 胡新芳)從一家占地只有800平方米的傳統的小型鑄造企業,發展到產品廣泛應用于航天、航海等軍工領域,位于根思鄉的江蘇鵬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總經理徐小平的帶領下,走出了一條科技創新助力國防事業的發展之路。 日前,記者在鵬江公司的車間見到徐小平時,他正穿著工作服,凝神貫注地細心檢查著工人剛生產出來的產品。作為公司的掌舵人,徐小平每天都會到車間巡查,這個習慣,他已經堅持了多年。 “表面有這么多碎屑,要及時清理掉。天線對精度要求特別高,一定要注意清洗干凈。”每個企業都會重視產品質量,而徐小平對質量的要求幾乎達到了苛刻的程度。他隨身攜帶一支水筆,在巡查發現某件產品出現問題時,就會立即簽署意見,要求員工即刻整改。 徐小平說:“我們生產的不僅僅是產品,也是對國防事業做貢獻的一份責任。我們的產品面很廣,有上天的,有入海的,有地面的,所以我每天一進公司,都要到公司巡查,發現問題現場解決,確保我們的產品能夠承擔這份責任,為國防事業做貢獻。” 掌握先進技術是企業發展的命脈,徐小平說,自己在創業的途中也曾吃過技術不精的苦。2009年以前,他的企業生產一些常規金屬配件,由于技術落后,產品精密度不高,企業發展一度陷入停滯。 創業遭遇難題,徐小平決定帶領企業轉向軍工市場。他拿出了軍人敢于亮劍的精神,帶領整個技術團隊扎根在車間里,全身心投入研發生產,最終順利將配套國防裝備的鋁合金配件研發成功。為了確保產品質量,徐小平又咬著牙籌集資金,引進了國內最先進的檢測設備。 “我們公司起步比較晚,但是在設計和檢測這一塊,寧愿砸鍋賣鐵,舍得花錢。因為要想做出合格的產品,必須要有先進的設計和一流的檢驗水平。”徐小平說,公司的一些產品設備在同行業屬于領先水平。 “要讓中國制造筑牢中國長城。”這是徐小平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為了讓企業產品跟得上國際形勢,滿足國防裝備的需要,他特別注重新品研發。而搞新項目研發,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力量,有時候一個項目做下來,不僅不賺錢,甚至還可能虧損。可徐小平始終堅持,只要國家需要、軍隊需要,再難啃的項目,也一定要拿下來。2010年,他通過與科研機構合作,創造性地采用樹脂砂造型、PLC控制低壓鑄造生產工藝,徹底解決了鑄造業中最常見的沙孔和氣孔難題。 為實現產品創新,徐小平非常重視專業人才的培養。在他的帶領下,公司的技術人員紛紛走出設計室,上艦艇、攀坦克,及時跟蹤售后服務,虛心征求用戶意見,設計出了一大批品質優良、技術尖端的軍工配套產品。 蔡志海是江蘇鵬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部主管,他告訴記者:“在平時的研發中,很多產品的創新以及技術難題都是在徐總的指導下完成的。他的刻苦鉆研的精神一直感染著我們。現在,我們企業人人創新,務實求真,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不到10年時間,徐小平的企業從當初只有800平方米的生產面積發展到了現在的3萬多平方米,年產值也從當初的50萬元增長到了6000多萬元。在多個國產型號的戰斗機、預警機、潛水艇上,如今都有鵬江產品的配套設備。 如今,鵬江公司早已順利通過中國軍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擁有多項行業領先水平產品專利。今年年初,徐小平又和中電科十四所合作,計劃對鑄造車間進行智能化改造,逐步將3D打印技術、工業機器人運用到生產中來,實現更大的富民強軍夢想。 徐小平說:“我希望把專業技術以及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泰興的企業共同分享,讓大家一起融入創業富民的大潮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