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帥 劉晶)8月26日是“三伏天”末伏的最后一天,“出伏”后,夏季開始真正意義上向秋季過渡,天氣會漸漸轉涼,尤其早晚溫差會變大,這段時間要注意天氣變化,謹防疾病。
上午,記者從市氣象部門了解到,受臺風外圍云系影響,我市21到25日多陰雨天氣,風力較大,天氣涼爽。但由于副熱帶高壓勢力仍然較強,后期氣溫變化不大。市氣象局天氣預報員符玉蘭介紹,預計未來一周,我市多云到陰,多分散性降水天氣,最高氣溫32-33度,白天人體感覺較熱,最低氣溫26度左右。
出伏后,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加大,氣候趨于干燥。在這樣的天氣里,人的皮膚很容易變得緊繃,甚至起皮脫屑,嘴唇干燥,嗓子發干,民間稱之為“秋燥”,而此時節也容易引起疾病的高發。市中醫院內科副主任中醫師周建勇建議,養生以養陰潤燥為主,飲食多宜潤燥之品,益胃生津、養陰潤肺,適時滋補,有益健康,同時秋季宜早起早睡,適度運動,防寒保暖,提高耐寒能力,避免風寒致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