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到江蘇洋宇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梨園,陽光照耀下的泥土中散發著蓬勃的氣息。 江蘇洋宇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創辦于2012年,總投資4.6億元,占地面積5600畝,是集生豬養殖、果樹種植、特禽養殖、光伏、沼氣發電、休閑觀光、生態旅游于一體的生態循環型農業企業,也是現階段泰州地區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的現代農業企業。近年來,企業堅持種、養、栽一體化,把桃園、梨園、瓜果蔬菜園與特種苗木栽植、畜禽、水產養殖有機融合、合理布局,實現綜合配套、緊密銜接、立體利用。同時,引入與養殖糞污處理相配套的兆瓦級沼氣發電系統,對糞便處理后產生的沼渣、沼液和沼氣,實行分類處置、高效利用,形成了“豬-沼-林-果-電”生態循環、廢棄物全量利用的運行模式,年上市生豬12萬頭以上,優質水果260萬公斤以上。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生活富裕是根本。產業興旺和生活富裕緊密相連,我們要深入思考謀劃,認真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促進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使農村的產業更加興旺。”市委書記張育林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學習借鑒洋宇模式,發展現代農業,帶動農民致富。要加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力度,鼓勵、引導資本、人才和技術下鄉,不斷壯大現代農業建設的主力軍。 石墻泥瓦、木窗柴門,還有文藝范兒的小院、創意無限的詩詞石雕……走進宣堡鎮銀杏村,猶如走進一幅美麗的山水田園畫卷。“感覺不像是在農村觀摩,更像是在旅游。”觀摩人員發出了如是感慨。美,是大家最深切的感受。 近年來,宣堡鎮黨委、政府以打造“生態宣堡、綠色宣堡”為抓手,因勢利導發展林業產業。銀杏村在利好政策的引導下,順勢而謀,全力推進,并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17年底,銀杏村林木覆蓋率達到36.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6平方米,干線公路、河道等主要綠化通道綠化率達98%以上,先后榮獲“省級生態示范村”“江蘇省二星級康居示范村”“江蘇省省級綠化示范村”。村兩委會以此為契機,依托村莊原有肌理,合理規劃布局,推進環境整治,鋪設林間園路,保護古樹遺跡,積極探索銀杏產業發展模式,將銀杏村打造成宜居、宜業、宜游的特色田園鄉村。 “我們要充分認識,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目的是服務于村民的生產生活,并在這個基礎上發揮資源優勢和特色優勢,大力發展農村產業,促進農民增收。”張育林強調,鄉村振興是一次戰略上的轉型和升級,要準確理解和把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的和內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觀摩人員還來到姚王鎮毛莊村、分界鎮長生副中心社區、濱江鎮仁壽村,實地觀摩鄉風文明建設、農村“三治”等現場。一路看、一路聽、一路評、一路議,濃郁的鄉風、綠樹簇擁的莊河、村民臉上綻放的幸福笑容,如畫卷般呈現在大家眼前。一個個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建設示范點,描繪出一幅幅現代農村的怡人畫卷。 記者感言 雖然觀摩只有短短半天,但記者深深地感受到,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役中,與這座城市的美麗蛻變同頻共振的,有廣大黨員干部內心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還有“干字當頭、干在實處”的激情與熱情。 不喊空洞口號,不搞花拳繡腿,用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是全市上下凝聚的共識,也是泰興交上鄉村振興合格答卷的底氣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