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周冰 通訊員 凌鴻茹)從默默無聞的企業普通財務會計,到身兼數職的“一把手”,31年來,他默默無聞奮戰在汽渡事業發展的第一線,一步一個腳印,樹起了汽渡人樸實親切、為民服務的新形象,成為眾多交通運輸人的楷模和縮影。他,就是浩通七圩汽渡董事長、總經理兼黨支部書記朱文躍。
朝陽相伴,夜色相守
有的人也許在單位見過早上6點鐘的朝陽,見過晚上9點鐘的夜色,但是常年在單位與朝陽相伴、與夜色相守的也許只有朱文躍了。無論春夏秋冬,他每天總是第一個來到辦公室,寫下一天的工作計劃,做好一天的工作安排;晚上,他辦公室的燈光依舊通明,他在認真總結一天的工作,思考問題,或者學習,這一切都已成為他對七圩汽渡的承諾與約定。
問及為何如此之“拼”,朱文躍的回答卻很簡單:“組織上讓我負責汽渡這一塊,我的上下班時間必須由汽渡的性質來決定。渡船24小時晝夜航行,自己不在崗位上守著,怎么能讓大家積極工作?若是遇上狂風暴雨、濃霧彌漫、冰天雪地的惡劣天氣,要是不在現場,心里也不會踏實。” 2003年4月的一個周末,當時還只是副職的朱文躍交代了雙休日的值班工作,準備和家人外出,途中接到單位的緊急電話,已經坐上車的他毅然返回單位,原來他要第一時間趕到公司,投入抗擊“非典”這場戰役中去。 朱文躍責無旁貸,他把關檢查渡船的消毒情況,發放、收攏旅客登記表,統計船舶消毒與客流情況……每天5:30,朱文躍就已經趕到碼頭,上船察看甲板、駕駛室等消毒情況,配合醫護人員做好過境旅客的體溫測量……每天要面對成千上萬的旅客,流動的汽渡成了防治“非典”的前線,在危險與安逸、集體與個人的抉擇中,朱文躍帶領大家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無論崗位怎么變化,朱文躍都始終把落實工作責任放在第一位。他常說:“人要有點奉獻精神,干工作更要自我加壓。”2008年,已經升任企業總經理的朱文躍又遇到了這樣一次抉擇。面對幾十年不遇的大雪,朱文躍再次奮戰在第一線,使七圩汽渡成為全省唯一在大雪天氣中未停渡的汽渡公司。 一張“嘮叨嘴”,背后追求的卻是完美
“做汽渡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安全、人性化管理和服務,千萬不能掉以輕心。”這是朱文躍常常在嘴邊“嘮叨”的話。
汽渡工作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非常繁雜。2007年,當朱文躍接手汽渡工作時,企業年收入只有1800萬元,工資發不出,職工時有罷工現象。如何抓好管理,讓企業走上發展正軌,成了朱文躍需要解決的難題。 面對諸多困難,經過實地考察后,朱文躍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堅持把主要精力放在企業的創效增益上,掌握運輸市場走勢、運輸企業分布和運輸車輛結構,摸準市場動態,有針對性地落實生產經營決策。同時,轉變經營思路,摒棄“等、靠、要”觀念,多方開展生產營銷。他自己帶隊,定期或不定期跟蹤走訪省內外物流企業,簽訂優惠運輸合同,建立健全客戶車輛通行數據庫,采取靈活的經營策略,積極拓展運輸市場。多年來,汽渡生產營收以15%的速度逐年遞增,今年有望達到4000萬元。 “現在,我們不僅在全省渡運行業第一家設置了氣象觀測站,而且統一了渡船船型。看到汽渡運營安全有序,旅客出行更加便捷,我們也開心。”朱文躍說。 朱文躍深知人對一個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他對職工時常要嘮叨兩句。 與朱文躍一起工作多年的李耿敏告訴記者,有一次她上夜班怕打瞌睡,想借手機提提神,不料被朱文躍查崗時發現了,“朱總非常生氣,那是我第一次見他發這么大的火。”李耿敏說,事后,朱文躍還在全體會議上當眾批評了她,那幾天只要遇到就會沖著她嘮叨兩句。“當時真有點嫌煩,但是現在能理解為什么朱總對紀律抓得這么嚴,畢竟交通運輸安全無小事,窗口形象尤為重要。”李耿敏告訴記者,從此以后她再也沒有違反過工作紀律。 靠著這股子嘮叨勁,朱文躍在七圩汽渡建立了一項項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目前,我們定期舉辦工人技術等級和機駕人員培訓班,努力提高職工的業務文化素質。因地制宜開展安全知識競賽、消防救生演習、‘安全在我心中’演講活動,寓教于學,寓教于樂。此外,開展‘交通安全與運輸市場管理年’‘安全生產月’‘夏季安全百日賽’等活動,充實宣傳內容,做到‘安全’兩字逢會必、逢節必講、逢班必講,警鐘長鳴。”朱文躍告訴記者,七圩汽渡黨支部先后被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授予“第二批全省交通運輸行業‘百個先進堡壘黨支部’”;公司被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授予“2012年度企業文化建設優秀單位”,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10-2012年度、2013-2015年度江蘇省文明單位。 經歷經濟騰飛,始終清廉如玉
31年,從弱冠之年到知天命之年,朱文躍把美好的青春獻給了交通事業;從財務科長、副主任到副總經理、總經理、支部書記、董事長,朱文躍頭上已經有了些許白發,但時常掛在面龐上的笑容與樂觀,沒有讓人看到他的滄桑,反而更多展現的是朝氣。
王斐,常年來往于泰興和常州經營物流生意。“和朱總前幾年就認識了,有時候車多等船,遇到他也會聊兩句,有次看車實在是多,想跟他打個招呼讓我從出口先上船,可好說歹說他硬是沒同意。后來我和他開玩笑說,他身邊有錢不知道掙,手中有權不知道用,只知道像頭黃牛一樣干。” 賈娟,七圩汽渡財務會計。“我其實挺感謝朱總的,當時企業財務上需要個會計,沒想到那些打招呼的朱總一個都沒要,最后用了我這個靠自學考試而獲得會計證的‘外人’。我的愛人為了感謝朱總,又送禮又請客,可朱總全回絕了。” 朱文躍在七圩汽渡工作了31個年頭,擔任“一把手”已有11年。這11年正是泰興經濟飛速發展的關鍵時期,物流運輸、民營企業興旺發達。七圩汽渡,又是我市唯一一家長江運輸服務單位,朱文躍管轄的事情多,看起來權力不少、油水很足,但他始終堅持黨的“立黨為公”原則不動搖,面對有損于單位利益及個人威信的錢財,他毫不動心。為了國家規費應征不漏,朱文躍丁是丁、卯是卯,照章辦事毫不含糊。 “父親是一名老師,從小就教育我踏實做人,勤奮做事。2007年,我走上了主要負責人的崗位,父親卻病重住院,在彌留之際還反復告誡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怎能不謹記父親的教誨呢?”朱文躍說,至今他仍記得,2013年,七圩汽渡辦公大樓需要維修,維修金額高達數十萬元,很多投標商多方托關系找到他,希望能中標,他卻不為私情所動,一一拒絕。 在隨后的招投標中,朱文躍秉公辦事,召開班子會議,要求所有維修工程一律要經過招投標,所有物品一律經過政府采購,并指定專人對工程質量進行全程監督。中標方曾多次想宴請汽渡領導班子,還想借機贈送購物卡等,但都被他一一謝絕。他時常對身邊的同志說:“只有秉公處理,才能睡得香,才能吃得下飯,才能在工程質量驗收的時候嚴把質量關。” 記者感言: 堅守是一種境界
是金子總會發光。朱文躍,一位堅守在長江邊31載的普通交通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堅守的分量。
堅守是一種境界,特別是在艱苦的環境下,能夠始終牢記肩負的責任、始終保持旺盛的工作熱情、始終勤勤懇懇地工作,足以說明一個人的品質和操守。朱文躍工作以來,無論在什么崗位上,都始終如一地勤勉敬業。31年的堅守歷練了他的意志品質,讓他在平凡的崗位上熠熠生輝,成為交運職工的楷模。 其實,我們每個人不論在什么崗位上,多多少少會面對各種困難、誘惑、考驗,在它們面前,朱文躍那樣的堅守,無論對他自己還是對于社會,都是一股正能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