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顧燦)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越來越多的老人成為空巢老人。由于養老機構有限,居家養老成為熱門課題。最近,濟川街道越街社區聯系在外能人,為社區6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一元錢的午餐,受到大家的歡迎。 8月6日上午9點,記者來到越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時,前來辦理就餐卡的老人排起了長隊。在廚房里,燒菜的師傅也是忙得熱火朝天,肉圓、筍瓜炒肉片、炒青菜、紫菜蛋湯營養均衡。10點半,準時開飯時,前來就餐的老人超過了100人,大家對一元錢的午餐感到很滿意。 正在就餐的居民洪菊英告訴記者:“到這里吃飯挺涼爽的,也不用在家做飯,比較方便。這種模式還挺稀奇,這是享的共產黨的福,也是對老百姓的優惠。” 記者粗略算了一下,一頓午飯的成本大概在10元錢左右,現在只是象征性收一元錢,社區是怎么做到的呢?濟川街道越街社區黨總支書記劉云介紹:“越街社區是一個老社區,60歲以上的老人非常多,據不完全統計,實際居住在我們這邊的有三四千人,很多老人子女都在外面,老人就餐不太方便,然后我們和愛心人士高新去南京考察,那邊的居家養老非常好,于是就萌發了社區辦理居家養老的念頭,高新也提出一元助餐的想法,于是才有了這個讓老百姓得到實惠的項目。” 劉云口中的愛心人士高新在南京開辦了四家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他想利用這種方式,讓老人們逐漸樹立起居家養老的意識。“現在我們完全是虧本經營,政府相關制度還沒有完善,老百姓觀念也沒有跟上,我們想讓這邊先帶動起來,讓更多人了解居家養老這種模式。”高新說。 一元錢的午餐是好事,社區也是希望通過這樣的福利,能夠真正惠及到有需要的老人。劉云說:“來吃飯的人意想不到的多,著重對傷殘軍人、殘疾人、孤寡老人等,我們給他優先就餐,通過這樣的活動,讓更多的老百姓,感受到黨的溫暖。” 一元錢的午餐如何可持續,甚至可復制?既要細化就餐條件,也要有相關的保障扶持措施,才能把理想變成現實,也才能持續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