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武平 黃帥 通訊員 鞠連生)資源匱乏、要素缺失是經濟薄弱鄉鎮的基本特征,但再窮的區域也有自己的“富礦”。新街鎮黨委認為,只要找準了自身的發展特色和定位,認清了發展方向和比較優勢,就能“借水行舟”“無中生有”“聚合裂變”,釋放出強大的后發優勢。 近年來,新街鎮立足實際,圍繞培大做強高效農業,做優長板,補齊短板,帶動了當地村民致富、村莊環境改善,夯實了鄉村振興的基礎。新街鎮黨委書記吉紅霞說,立足新街實際,就是要在對標找差的基礎上,緊抓鄉村振興、脫貧攻堅、供給側改革等戰略機遇,做優“農業特色”這一品牌。 2017年,新街鎮完成工商稅收收入4050萬元,是目前我市工商稅收收入唯一低于5000萬元的鄉鎮,工業經濟稅收占比相對其他鄉鎮也較低,是新街三大產業中的一塊軟肋。為補齊這一短板,新街鎮緊緊圍繞富民惠民,結合新街實際,確立了以項目為帶動,以產業為支撐,以服務為保障,引領富民增收的工作思路。吉紅霞表示,新街鎮致力在工業經濟上強弱補短,始終保持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恒心、韌勁和定力,在扶優培強現有工業企業的同時,緊盯產業轉移,對標補差上臺階。 吉紅霞表示,解放思想,貴在行動,按部就班、坐而論道只會錯失良機。將牢牢鎖定高質量發展這一核心,切實轉變作風、轉變思路,真正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膽識體現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現在“會干事”上,把目標落實在“干成事”上,努力形成“立言立行、身體力行、雷厲風行”的生動格局,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落實見效。 今后一段時間,新街鎮計劃通過外出參觀、主題黨課、交流研討、典型示范等途徑,引導黨員干部跳出新街看新街,對標先進找差距,在推進工作的實踐中開闊思維,在學習借鑒中調整思維,在方法與效果的比較中更新思維,努力讓黨員干部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精神狀態與“新時代、新征程、新要求”無縫銜接、同頻共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