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樊崢 趙望)“把書讀好,把字寫好,把歌唱好,把操做好,把地掃好”可以說是培養孩子成長成才的傳統教育經驗。我市各學校積極探索,將“五好”理念一一落實在課堂上、活動中,使傳統教育方法在新時期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襟江小學三年級的教室里,一場“小小讀書交流會”正在舉行。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分享著最近的讀書心得。
像這樣的交流會每天都會在襟江小學各年級各班級舉辦。此外,襟江小學還在各年級間開設了閱讀公眾號,每周評選“閱讀之星”,每天下午還會安排25分鐘的閱讀專屬時間,搭建個性化平臺呈現孩子們的閱讀收獲。襟江小學語文老師周紅井告訴記者,孩子們不光從中學到了很多的知識,還從中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其實,不僅僅是襟江小學,在我市各個學校都在開展豐富多彩的“五好”教育活動。在鼓樓小學,音樂老師正在教孩子們京劇唱段,為了深入開展京劇課程,讓孩子們唱得更好,學校專門聘請江蘇省京劇院的老師授課。孩子們既能夠把歌唱好,又能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
繩操是鼓樓小學實現“把操做好”的一個重要課程。為了上好這門“課”,學校專門出版了學習繩操的校本書籍,除了正常的廣播體操外,繩操成了孩子們課外生活的一大樂趣,有些孩子還能自創跳法。
“五好”教育的深入開展,將繼承和創新相結合,使教學不再是老師講、學生聽的簡單模式,孩子們能在活動中感悟“五好”的豐富內涵,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