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宏生 袁曉琴 毛磊 朱競 黃帥)農村公路包括縣道、鄉道、村道,是公路網的基礎,關系到農村居民生產、生活,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我市一貫堅持“有路必管、管必到位”、“有路必養、養必優良”,提高農村公路管理水平,農村公路的安全通行能力得到了有效改進,全市農村公路路域環境有了較大改善,基本實現了暢、安、舒、美。
時下正值三夏大忙,連日來,市公路管理站工作人員陸續到各鄉鎮宣傳公路管護安全知識,向居民宣傳相關法律條例,講解公路路面晾曬糧食、秸稈的危害性。
多年來,市公路管理站常態化開展交通沿線環境綜合整治,打擊超限運輸,規范化推進依法行政,零容忍抓好安全管理,多元化開展志愿活動,做到市有路政員、鎮有專管員、村有護路員,開展巡查通報、處置整改、路政許可等日常工作,真正實現“有路必管、管必到位”。市交通運輸局定期聯合公安、路政、安監、教育、運輸企業,對全市農村公路特別是通鎮村公交線路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整改,確保隱患在第一時間發現、用最短時間處置,有效提升了農村公路的安全通行能力,保障了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管護并重,是農村公路通達的必備條件之一。在古溪鎮周莊村,保潔人員周建祥正和同事進行定期的綠化修剪和道路保潔。記者看到莊內農村公路平整清潔,條條道路路田、路宅分家、綠化率達100%。據了解,全鎮以實施農村公路“三年行動計劃”和養護管理長效機制為抓手,成立管養機構、加大養護投入,量化養護考核指標,形成了農村公路古溪特色的全新養護局面,創成“國家四好農路示范段”。
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將養護資金納入各級財政預算,2014-2017年,養護資金投入保持穩定并逐年上升,累計投入約1.6億元,縣道大中修比例占列養里程的9%,超過了省定指標的8%,全市農村公路路域環境有了較大改善,基本實現了暢、安、舒、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