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顧燦)“咔噠……咔噠……咔噠……”縫紉機器運作的聲音,有規律地從一間窗簾店里傳出來。這家窗簾店在新街鎮,主人叫肖秀萍,是一名左腿截肢的殘疾人。和普通人創業相比,殘疾人創業的難度更大。肖秀萍通過多年打拼,從一名裁縫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窗簾制作大戶”。 每天上午,在新街鎮最熱鬧的大街上,人們都能夠看到肖秀萍的身影。她拖著行動不便的左腿,往來于自己的3家窗簾店間。51歲的肖秀萍上高三時被確診為骨癌,不得不截去左腿,生性樂觀的她沒有自暴自棄,選擇了學裁縫手藝。為了做一番自己的事業,1996年肖秀萍從銀行貸款4000塊錢,做起了窗簾生意。“我不甘于就這樣平平淡淡的,希望把自己生活得更精彩,也想服務于更多的人。”肖秀萍告訴記者。 和其他窗簾經營者相比,肖秀萍的最大特點,就是善于學習。一開始,為了設計出更好的窗簾,她每個月都會去廣州的布料市場,學習人家的新款式。后來網絡普及了,她每天都會在電腦上翻閱圖片,學習最流行的設計。 價格公道,設計新穎,這是很多顧客對肖秀萍的評價。隨著回頭客的增多,肖秀萍的生意越做越大,她又開了兩家窗簾店。憑借著窗簾生意,肖秀萍每年的收入超過了70萬元,她在鎮上買下了3棟樓房,還購置了汽車。 自己富裕了,肖秀萍沒有忘記回報社會。她發現村里不少困難戶家中舍不得裝窗簾。于是從2000年開始,她利用空閑時間加工窗簾,送到困難戶家中,并免費幫助安裝。新街鎮肖季村3組蔣和英動情地說:“小肖對我很好,免費幫我裝窗簾,還經常來看望我。” 2014年,肖秀萍去江蘇省殘聯、江蘇殘友集團等處系統地學習了淘寶、云客服等知識。學成歸來后,她不僅自己開網店,還幫助20多名殘疾人學會了窗簾制作技藝,幫助他們開網店。肖秀萍教手藝從不收取費用,包括在學習的過程中所用到的器具等。肖秀萍還根據農村留守婦女多的特點,為她們免費技能培訓,將自己的業務介紹給大家做。“在我這里學會手藝,能自力更生、不給社會添負擔,我覺得就很好了!” 對于回報社會,肖秀萍有著自己的觀點:“一路走過來,有太多的人幫助過我,我現在有事業。我想盡我最大的努力回報社會,同時我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