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鑫 劉晶 劉琦)宣堡鎮結合古銀杏森林資源,發展特色林果產業,著力推進"一鎮一業"特色發展。同時,積極探索增長與轉型、經濟與生態互動發展的有效路徑,落戶一批生態型企業,穩步推進經濟增長。如今,村民富了、業主強了、環境美了。 過去,村民們把銀杏樹當成搖錢樹,這是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進入21世紀后,銀杏價格低迷。宣堡鎮黨委、政府通過大力發展高效林業,探索致富農民新路。郭寨村的劉書明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看中了銀杏樹的觀賞價值。2009年,在外出考察學習后,他拿出全部積蓄投入林果產業,栽種景觀銀杏樹。 隨著技術和銷路的成熟,劉書明的林果產業越做越大,郭寨村80%的土地被他流轉。他的林果經濟也不再局限于銀杏樹,而是多樣苗木同步發展。同時,蘇州新城、蘇州園林等省內著名的苗木企業在宣堡落戶造林,成了致富百姓的“綠色銀行”。至2017年,全鎮共集中流轉土地22500多畝,實行集約規模經營,投資額超4.5億元。近年來,宣堡鎮因地制宜、因勢利導,采用“近期得利、長期得林、以短養長、長短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林下間套種、林下養殖規模已超萬畝。 宣堡銀杏資源極為豐富,常年產量約占全國的六分之一,有著“中國銀杏第一鎮”的美譽。宣堡鎮持續加大泰興銀杏品牌宣傳力度,大力發展銀杏深加工產業,開發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銀杏休閑食品、銀杏酒、銀杏晶、工藝品等系列產品。 同時,宣堡鎮還積極引進新業態,大力提升全鎮經濟能級。江蘇偉創塑膠制品有限公司專業生產化妝品包裝瓶。近年來,在化妝品熱銷的帶動下,產品一直供不應求。目前,江蘇偉創正在購置全自動生產設備,二期廠房也在籌建中。公司計劃加強研發,提高產品質量,擴大產能,進一步搶占市場。 在宣堡鎮,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相互適應、相互促進和相互協調的生態經濟發展模式正在形成。讓“綠色GDP”成為黨委、政府的自覺,“綠色生產觀”成為廣大企業的追求,“綠色消費觀”成為全社會的風尚,經濟效益、生態環境同步提升。2017年,宣堡鎮突出“轉型、特色、融合”發展主題,發展態勢持續向好,綜合實力穩步增長,實現國稅開票銷售7.27億元、工商稅收7826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5.4%和1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