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鑫 劉晶)宣堡鎮在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中,將“二維碼”信息科技落實到農戶及保潔員,農村垃圾分類不再“紙上談兵”,靠數據說話。 走進宣堡鎮宣堡村,整潔的道路讓人耳目一新,最吸引人注意的是每家每戶門前的垃圾分類箱。宣堡鎮新農辦主任季曉飛介紹,村里每戶都發放了免費的垃圾桶 ,每一個垃圾桶都有二維碼,二維碼對應戶主的名字或是所在小組。環衛工人把垃圾收走以后,通過平臺就可以了解具體情況。 不光是垃圾分類箱,今年,宣堡鎮還為每戶都配備了聯體雙內膽分類垃圾桶,各個村莊主干道設立果殼箱300個,還設立垃圾分類組合桶投放點80余處。 為有序推進垃圾分類管理工作,宣堡鎮通過參觀考察,學習先進做法,出臺了宣堡鎮垃圾分類實施方案及工程方案。并投入150多萬元,分別在崇頭、張河兩個村選址新建了兩個垃圾處理中轉站,引進垃圾處理新工藝,應用堆肥和菌種降解的方法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理。 垃圾分類的實施,讓宣堡鎮的村莊環境煥然一新,村民的環保意識也在不斷加強。如今,村內綠樹成蔭,游園、涼亭、粉墻黛瓦,道路硬化、亮化、美化,干凈衛生。為鼓勵垃圾分類,宣堡鎮實行嚴格督查考核,每月不定期的明查暗訪,實行每季集中檢查一次、暗訪兩次,實實在在推動垃圾分類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