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周冰)這是陳毅、粟裕等老一輩革命家戰斗過的地方,為中國革命勝利和新中國建立付出了巨大犧牲、做出了重大貢獻;這里既有省級泰興黃橋經濟開發區,也有農字頭為主的農產品加工園區,產業發展條件得天獨厚。 如何在弘揚優良革命傳統的同時推進老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讓老區人民共享更多的改革成果? 3月29日,市委常委們在調研黃橋老區中尋找答案。 群眾富才是真的富 不論走到哪里,只要有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路子和辦法,市委常委們都會十分關注。一來到新街鎮野肖村,大家就被村內的農資日用品超市、蔬菜配送中心、網絡商城等高大上的村集體增收項目所吸引。 野肖村地處新街東南一隅,地理位置偏僻,曾是出了名的窮村、亂村、落后村,村集體收入幾乎為零,各項工作在全鎮排名處于“墊底”位置。2016年6月份,野肖村成立電商公司,公司由村委會、市供銷總社、村干部共同出資,經營蔬菜配送、代收代購、網絡商城和農資日用品超市等業務,每年獲取經營性收入近10萬元。目前,該村已與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和市人民銀行等單位食堂達成配送協議,并加緊與無錫江南大學和市教育局跟進洽談。同時,充分利用已有貨車和冷庫,提供物流和倉儲服務。 市委書記張育林對野肖村創建電商物流公司,拓寬村級增收渠道的做法表示肯定。他指出,創業無止境,發展無止境,群眾富才是真的富。希望該村能在穩定好現有村集體增收項目的基礎上,穩步抓積累,既要有收入還要把錢管好,帶動更多群眾共同致富。 打造副中心建設的樣板 初春時節,位于黃橋鎮劉陳社區服務中心內的市民公園,萬物復蘇,百花爭艷,草長鶯飛……這水墨畫一般的景色讓與會人員不禁感慨:副中心的道路平坦了,綠地增多了,環境優美了。 劉陳社區服務中心是黃橋鎮四大副中心之一,成立于2010年4月,率先在全鎮建成“四有”標準社區。社區主要職能為便民服務、資產管理、集鎮建設和集鎮管理。其中,在集鎮建設上,社區制定年度建設計劃,分序時進行實施,近3年來累計投入260多萬元,道路修補1200米,道路綠化改造提升1600米,建設節點綠化3處,安裝路燈47盞,鋪設下水道5420米,建設市民廣場1座、市民公園1處,社區集鎮環境和面貌得到提升。 張育林指出,鄉村振興戰略對副中心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現有基礎上,要謀劃三年發展目標,除了正常的管理之外,要深入研究副中心的建設,并將其放在振興規劃的重要方面,每年都要組織督查、考核、評估,打造副中心建設的樣板。 搶占市場制高點,提升行業話語權 加快項目建設和企業轉型是本次調研的重點。張育林一行來到惠爾信機械、江蘇東方九天參觀調研,了解企業發展情況。 惠爾信機械是首批南北共建入駐項目之一,總投資10億元,計劃5年內成為全球最大的外企高品質鑄件供應商,10年內成為世界級金屬二次加工領導廠商。 張育林指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也是實體經濟強身健體的好時機,制造業企業一定要提振信心,堅持外延式發展和內涵式發展,推進生產制造向標準化、自動化、現代化轉變,努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搶占市場制高點,提升行業話語權。 江蘇東方九天新能源是江蘇九天光電全資子公司,企業通過資本運作,與上市公司東方電熱強強聯合,力爭3年內實現“三個一”目標,2019年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可實現銷售15億元,利稅1.5億元。 張育林要求,市各相關部門和黃橋園區要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搭建服務平臺,切實為企業解決矛盾問題,減輕企業負擔,幫助企業更好發展。 市委常委們還來到洋宇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黃橋鎮便民服務中心、祁巷村等地調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