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蔣凱)3月27日上午,泰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史立軍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專題來我市督查一季度經濟運行、重大項目建設和安全生產等重點工作。泰州市副市長張小兵、市政府秘書長沈明剛,我市領導張育林、張坤、劉榮華參加。
史立軍來到新浦化學、濟川藥業,看現場、走工地、進車間,詳細了解企業項目建設、經營狀況,叮囑兩家企業在加快轉型發展的同時,一定要認真排查、及時整改安全隱患,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堅決杜絕各類安全生產事故。
隨后,史立軍主持召開座談會。市委書記張育林,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榮華分別匯報了我市一季度主要經濟工作情況。泰州市發改、經信、商務、財政等部門負責人結合各自工作,對我市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作了點評。
1-2月份,我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14.6億元,增長23.6%;工業國稅開票銷售完成291.7億元,完成泰州市交年度目標的18.2%;產業投資完成58.4億元,增長15.4%;完成實際利用外資7199萬美元,完成泰州市交年度任務的20%;上報泰州認定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8個。
![]() 史立軍對我市的工作表示肯定。他說,泰興的工作狀態、發展情況是讓市委市政府放心和滿意的,從當前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來看,大部分指標總量和增速都處于全市領先位置,為全市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但不能小成即滿、小富即安,而是要放在省市發展全局中加以考量和謀劃,進一步調高目標、調優思路、調強舉措,為全市發展做樣板,繼續領先不松勁。
史立軍指出,要在服務全局上肩負更大責任。圍繞“六個高質量”基本框架,在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全市前列;要深入研究區域融合和城市群發展的內在機理,在參與揚子江城市群建設上走在全市前列;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上走在全市前列。要在創新驅動上增強行動自覺。要圍繞化工產業轉型升級、機電產業改造提升、醫藥醫療器械產業規模擴張等重點領域,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大力發展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和服務型制造;同時,要加快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創新型領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堅持將項目大突破與創新發展緊密結合,推動創新成果加速轉移轉化。要在區域協調發展上力求加快突破。沿江地區要做好優化的文章,推動港產城聯動發展、沿江和腹地協調發展;中心城區要做好集聚的文章,著力完善以創新為主的高端服務功能;黃橋老區要做好提升的文章,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認真落實扶貧開發和富民增收各項政策措施,推動產業集中、集約、集群發展,增強黃橋鎮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大生態資源、文化資源的保護開發力度,加快形成泰興東部片區新的增長極。要在生態優先上采取務實舉措。要推行生態文明差別化考核,下決心淘汰低端落后產能;要大力發展富民產業,在“綠起來”的同時讓更多的人“富起來”。
史立軍強調,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來不得絲毫松懈。要時刻繃緊安全弦,始終將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突出抓好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