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功能定位更加明晰。2017年,我市完成了城市總規評估,實施了綜合交通專項規劃編制,持續推進舊城更新改造規劃,完成海綿城市專項規劃、內環城河沿線景觀提升規劃編制。完成城北片區城市設計,形成了設計成果。 城市承載能力持續增強。城區“九縱九橫”道路體系不斷完善,文昌西路、振泰路等16項道路工程順利竣工,新建、改擴建道路總長15.1公里。加快構建內聯外暢的交通網絡,355省道泰興段改擴建工程、504省道跨如泰運河大橋等工程加快建設。成功創成“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新增停車位1510個,一期投放公共自行車1140輛,建成污水管網18.7公里,污水收集處理率85%以上。泰興中學新校區、新中醫院、婦保院建設全面啟動,人民醫院新區分院建成投用,金融商務中心、新城吾悅廣場、萬達廣場等項目快速推進,昌建廣場建成運營。 城市品質魅力日益彰顯。高標準實施“雙水濱河”景觀設計,如泰運河北側風光帶先導段基本建成。29項城市防洪工程順利實施,東南片區實現控水活水目標。龍河灣公園、香榭湖公園、燕頭公園建成開放,東郊森林公園、羽惠河公園、羌溪河城市公園加快建設。全年共實施綠化項目33個,新增城市綠化面積100萬平方米。建成慢行步道11公里。鳳凰天、古城墻遺址等歷史文化遺存保護項目加快實施。 城市整體形象明顯提升。扎實開展“931”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工作有序推進,完成城區12條主次干道兩側治理,完成18個社區路燈改造和重要節點亮化工程,完成6個老小區、19處背后街巷、4個城中村和鼎圣集團周邊地塊整治改造任務。22個地塊3077戶的房屋征收動遷已簽約95%、騰房90%,溪楓苑、鳳凰和泰等回遷安置工作如期完成,城市形象和人居環境提升明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