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鑫 劉晶 蔣勝)泰興高新區堅持創新引領,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和現代科技服務”三大主導產業為發展方向,著力培育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 提升發展質效,打造全市高新產業發展的主陣地。
遠大家私是高新區的首批入駐企業,多年來,良好的運行質態讓它成為了高新區的納稅大戶。面對激烈的全球化競爭,公司加大新品開發力度,著力以產品升級引領市場、以品質提檔決勝市場。高薪聘請40多名設計、技術人員,成立技術部和樣品生產車間,每年均拿出1000萬元用于新品開發,成為泰州乃至全省外向型現代服務業的標桿。從空中俯瞰高新區,像遠大家私這樣的高科技、業態優的企業比比皆是,這也為園區的快速發展卯足了后勁,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在泰興高新區,高端裝備制造業密集。萬基傳動機器人、南極機械集團倪氏壓載水管理系統、藍電環保脫硫脫硝和電除塵裝置、理想萬里暉PECVD高端裝備、河海給排水模塊化泵船等智能制造產業,正給園區提質增效帶來新鮮的血液。江蘇南極機械有限公司是一家船舶配套設施生產企業。在2016年舉辦的首屆中國軍民兩用技術創新應用大賽決賽上,南極公司倪氏壓載水管理系統榮獲金獎,為全國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領域的唯一金獎。
如果說南極、藍電等代表了泰興高新區依托“高含金量”節能環保產品加速結成“高成色”規模產業的話,那么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的厚積薄發則定位了高新區高效異質結太陽能和鋰電新能源兩大產業鏈的未來發展方向。理想項目團隊從去年3月份簽約,到首套異質結量產PECVD設備實現順利啟運,僅用了200多天的時間。掌握這一核心技術不僅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實現了高端光伏設備的國產化。
從老牌明星企業的創新轉型,到新開工項目掌握核心科技,泰興高新區正以廣闊的胸襟海納百川,匯聚高新技術企業,為園區的騰飛裝上高速引擎。從十年前的鄉鎮工業集中區,到如今的泰州地區唯一的省級高新區。十年彈指一揮間,2017年,園區工業國稅開票銷售102.9億元,增長59.5%;完成工商稅收4.41億元,增長25.3%;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24個,新竣工億元以上項目18個;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8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