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鑫)今年47歲的唐紅新在外鄉闖蕩10多年,積累了較為雄厚的資本。2012年,他懷著幫助家鄉脫貧致富的理想回鄉創業。去年當選為市人大代表后,他不僅積極履行代表職責,積極為民提建議,還充分發揮自己所長,幫助鄉親脫貧致富。 昨天下午,唐紅新和新街鎮人大主席來到嚴前村花漁港橋附近,向周邊村民了解花漁港新橋建成通車后的情況。過去這條主干道坑坑洼洼,橋梁狹窄,過往村民通行極為不便。經過多方實地調研,市人大代表、洋宇公司總經理唐紅新提出了“加強北部地區農村道路、橋梁建設,破解發展農村經濟的交通瓶頸”的建議。2017年,鎮政府先后投入70多萬元拓寬路道、擴建橋梁,得到了村民們的一致稱贊。 作為一名市人大代表,唐紅新時刻體民情、察民意,不忘幫扶貧困村和群眾。他總是希望能夠為家鄉的發展盡綿薄之力,帶領家鄉的老百姓脫貧致富。新街鎮李蕩村村辦公室附近的成片農田里,齊刷刷地栽種著一人高的梨樹,碗口粗的樹干昭示著豐收的遠景。由于村集體經濟收入微薄,這里的1000株蘇翠梨樹都是唐紅新直接從自己的梨園里挖出已經成熟的株型,贈送給村里用于發展村集體經濟。不要小瞧這1000株梨樹,換算下來,可是30多萬元的經濟收益。 針對李蕩村年人均收入不足7000元、新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無項目、無技術、無資金”的現狀,唐紅新又提出:由低收入農戶申請國家扶貧小額貼息貸款,作為“股金”投入到自己公司的項目中,按不低于12%的標準參與保底分紅。這樣,全鎮365戶村民入股,每戶每年可產生3000元收入。 看著家鄉一年年的變化,唐紅新滿臉洋溢著喜悅。他說,作為一名基層人大代表,他今后將繼續竭盡所能,領著鄉親們在致富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