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鑫)市人大高度重視基層醫療機構建設,多次調研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督促政府實施。我市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等要求,完善基層醫療機構建設,構建了市、鎮、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滿足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需求。 日前,新街鎮楊芮村村民夏春香身體不適,來到村衛生室就診。醫生聽診后給她測量了血壓,診斷血壓過高引起的頭暈,并建議她注意休息、切勿操勞。診斷結束后,醫生還完善了夏春香健康檔案。 過去,楊芮村村衛生室空間偏小,設施簡陋。2017年5月進行改擴建,總投入27萬元左右,增加搶救設施、計生室、藥具資料室等。楊芮村衛生室改建是泰興鄉村基層醫療提升的縮影。從2016年開始,市政府采取以獎代補形式,實施村衛生室提升工程,3年新建、改擴建標準化村衛生室150個,加之實施前已基本達標的41個,全市規劃建設191個標準化村衛生室。 2017年12月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明確:從2017年起,每年安排910多萬元用于鄉村醫生繳納養老保險、生活補貼,安排920萬元用于村衛生室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經費補助。新街鎮梧桐村衛生室醫生程祝林已經在最基層從事醫療工作25個年頭,收入一直偏低,這次拿到了補發的補助后,十分開心。 在市人大的監督下,2014-2016年,市政府每年安排600萬元用于基層醫療機構硬件設施建設。整合原七圩、蔣華、新市3個鎮衛生院資源,投資1.8億元按二級醫院標準建成虹橋醫院。2017年,將14家建制鎮衛生院實施提升改造列入市政府民生十件實事工程。其中,珊瑚衛生院通過政府投入和自籌資金,新建了一幢現代化的病房大樓,改善了住院環境,增加多臺大型檢測設備,獲批為“全國群眾滿意鄉鎮衛生院”。 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二次會議,聽取市政府關于基層醫療機構能力提升情況的報告。近年來,市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積極完善運行機制,推進基層醫療機構能力建設,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市人大建議,要繼續合理布局基層醫療服務機構,培養基層人才,推動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滿足人民醫療衛生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