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鑫) “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就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我市新一屆人大常委會履職以來,高度重視“生態泰興”建設,順應群眾期待,聚焦水環境整治,著力推動改善水環境質量,不斷提高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 在很多人的期待中,農村家門前的小河小溝應該碧水長清,甚至能在河中歡快游泳。而現在,恢復綠水、打造生態水環境正在我市如火如荼地開展。在濱江鎮中興村四六組,記者見到了在河邊洗菜的村民。村民 黃剪女說:“以前這河里比較臟,長了很多水草,現在政府出錢給弄好了,我們都可以在這里洗菜洗衣服了。” 市人大常委會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把“生態泰興”建設作為本屆人大常委會履職的重點,以水環境治理改善為切入點,做好、做實“水生態文章”。 將人民的呼聲和代表的建議作為描繪“生態人大”建設的路線圖,圍繞水污染防治、城鄉黑臭河道整治、活水工程建設等重點內容,明確列出任期五年的監督重點,綜合運用代表視察、執法檢查、會議審議等,加強跟蹤督辦,定期通報辦理完成情況。 據了解, 2016年以來,我市加大城鄉水環境整治投入。城市水環境治理方面,投入2.2億元治理城區河道25條,總長24公里,全面消除城區黑臭河道。農村水環境治理方面,投入2億元實施農村河道疏浚整治、中小河流重點縣、東西姜黃河疏浚整治等項目,累計疏浚河道433公里。特別是農村黑臭莊河治理,水務局起草了《農村莊河疏浚整治工程三年行動計劃》,每年農村莊河疏浚整治量由200條提高到400條以上,市財政投入由800萬元提高到1600萬元以上,力爭“十三五”期間農村黑臭莊河得到全面整治。 防治水污染、保護水資源、保障水生態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事關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市人大常委會將繼續認真貫徹市委關于實施生態建設工程的決策部署,積極回應群眾呼聲,以水污染防治為切入點,扎實開展水環境監督檢查,推動政府及相關部門以創建水生態文明城市為抓手,加快補齊生態短板,努力讓綠色成為美麗泰興的“底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