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顧晨 張良 記者 姚翔)“幸虧老家的民警打來電話,要不然我這40多萬元真就打水漂了,謝謝,太感謝你們了!”近日,市民程某及家人專程赴市公安局刑偵大隊,向民警贈送錦旗表達謝意。記者獲悉,在程某被騙當天,警方共打了兩場反詐騙阻擊戰,為市民保住了近50萬元存款。 去年12月15日上午11時左右,市公安局刑警大隊接到省公安廳反詐中心預警信息:有不法分子正冒充公安人員對市民程某實施詐騙。接預警后,民警多次撥打程某電話,但一直處于占線狀態無法接通,疑似正在跟詐騙人通話。 民警迅速聯系上程某的丈夫張某,告訴他程某遭遇詐騙,情況緊急。張某表示,夫妻倆幾年前就離開泰興到了北京,這會兒他也聯系不上程某。“快去附近的銀行找找看。”民警一邊要求張某繼續不停地撥打電話進行勸阻,一邊多方查詢程某的其他聯系方式。 民警最終了解到,程某幾年前在泰興一家公司上班,從該公司經理口中得知她還有另外一個手機號碼。民警迅速撥打該號碼,最終聯系上了程某。此時程某正在銀行柜臺準備辦理轉賬手續,慶幸的是還未全部轉出。 事后程某告訴民警,當天早上接到“北京大興公安局民警”電話,稱她的身份證被不法分子冒用,在不同地方辦理了多張銀行卡,涉嫌多起重大案件,現在要給她洗脫罪名,要求她將所有的錢轉到警方的“安全賬戶”。 程某起初半信半疑,但因對方熟悉自己的身份信息,一時懵了于是就相信了。幸虧老家的民警及時打來電話,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當天下午2時許,省公安廳反詐中心又推送一條預警信息,稱市民田某可能正被詐騙分子實施詐騙。接到指令后,民警迅速查找到田某的聯系方式,但由于詐騙分子不停地與田某通話,因此無法接通。 民警一邊給田某發送預警短信進行警示,一邊不停地給田某打電話。10分鐘后,在田某與詐騙分子通話空隙,民警聯系到了他。此時田某正在賓館,準備按照詐騙分子指示進行操作匯款。 民警立即告知田某,該電話系詐騙電話,并向其介紹近期公安機關破獲的電信詐騙案件和電信詐騙的常見的幾種方式。 田某一聽恍然大悟。原來當天下午,她接到了“蘇州公安局王警官”的電話,稱她現在涉嫌一起洗錢案件,已經被網上通緝,還發給她一個網址。對方說,為了防止案件泄密,要求她到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上網查看。 后來,田某在賓館看到,對方發來的“檢察院刑事逮捕令和凍結管制令”就深信不疑了,于是準備將卡里的5萬元轉入他們提供的“安全賬戶”中,中途接到了民警打來的電話。 民警介紹,在冒充“公檢法”實施的詐騙中,犯罪分子提前通過非法渠道獲得受害人的個人信息,然后通過網絡改號軟件,偽裝成公檢法單位的電話號碼撥打受害人手機,隨后以涉嫌詐騙洗錢、法院傳票、信用卡透支、郵包藏毒等方式恐嚇受害人,再以幫助受害人洗脫罪名為由,要求對方將錢款轉賬至所謂的“安全賬戶”,從而達到詐騙的目的。 警方提醒:凡是接到此類電話一定不要相信,應立即掛斷電話,不轉賬、不匯款,同時撥打110報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