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ㄓ浾 王國青)鹿茸菇、白玉菇是珍稀食用菌,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但由于它們對生長環境有特殊需求,人工培育難度大。江蘇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仁智看準珍稀食用菌巨大市場前景,潛心鉆研,開啟國內首個采用液體菌種量產鹿茸菇、白玉菇的生產模式,讓一畝田的收入超過300萬。 眼下,江蘇菇本堂生物科技公司二期工程建成,首批白玉菇采摘上市,日產量穩定在5噸以上,這讓公司副總經理楊仁智長松了一口氣。作為公司技術副總,楊仁智設計了二期工程工廠工藝圖,設計理念國內領先。 楊仁智于南京農業大學微生物學碩士畢業,2013年3月,他和三個小伙伴一起,懷揣創業夢想,來到泰興市農產品加工園區,創立了江蘇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就立志做國內珍稀食用菌第一品牌。菇本堂培育的白玉菇采用的是液體菌種技術,這種種植模式可節約成本30%以上,同時產量也能提高35%。在最初的幾個月,企業遇到了單產低、容易發生疫病侵害等相關難題,楊仁智挺身而出,制定解決措施、防范辦法。“楊總每天吃住都在公司,從早上6點多一直到晚上12點多,經過一次又一次實驗的失敗,最后我們的液體菌種技術取得了成功。”江蘇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主管王亞林說。 經過技術攻關,楊仁智攻克了栽培過程中芽出量少、成品率低、單產水平不高以及容易發生疫病侵害等難點,開啟國內首個采用液體菌種量產鹿茸菇、白玉菇的生產模式。從原料的制備到滅菌接種,從培養到出菇,從采收包裝到挖瓶消毒,全部采用現代化專用設備,一年四季均有菌類產品上市。隨著二期擴產工程的竣工投產,菇本堂珍稀食用菌產量達到日產25噸的規模,成為國內最大的鹿茸菇、白玉菇生產基地。工廠的發展,也同步著個人的成長,楊仁智先后獲得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12項,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價值。“傳統農業中,香菇種植每畝年收入是8萬元,而我們的鹿茸菇每畝的產值是320萬元,是傳統香菇的40倍,鹿茸菇的價值就是我的價值。”楊仁智介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