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國青)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今年以來,我市加速“機器換人”,實施31個重點智能化改造升級項目,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有針對性的設備投入、技術改造化解發展瓶頸,推動生產方式由“制造”向“智造”的轉變。
截至目前,開廣塑膠新購買的30多臺注塑機全部安裝調試完畢,正式投入生產。這種注塑機裝有橫走式機械手,可獨立完成乳液泵注塑、檢驗、分揀等一系列動作。而過去,這些工作全靠人工完成,一人只能負責一臺機器。
“機器換人”提高了開廣塑膠的生產效率,產品質量也更有保障,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權,成為聯合利華、強生、 高露潔等公司的供應商,乳液泵產品占據了全球80%日化品市場,小產品做足了大文章。為加速企業轉型升級,推進供給側改革,我市積極鼓勵大中小企業“機器換人”。 藍電環保今年投入130萬元,引進了一臺焊接機器人,主要用于除塵設備陰極線的焊接。操作人員告訴我們,他們根據工件情況,預先設置好程序,機器人就可以自動操作了,原來一個周期需要四個月,現在已經縮短到一個月了。
嘗到“機器換人”甜頭的藍電環保,隨后又投入180萬元引進了全自動焊接機。這臺激光焊接機采用軍工技術,焊接效率提高了5倍。藍電環保負責人告訴記者,企業還將加大自動化投入力度,繼續深化“機器換人”戰略。
在我市,越來越多的企業啟動了“機器換人”計劃,用技術紅利替代人口紅利,節約了用工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今年前三季度,我市新增工業機器人73臺,超額完成市交目標,惠爾信(泰興)有限公司機加工車間被認定為省級示范智能車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