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秦銀生 林偉 燕麗娟)寒風蕭瑟,萬物蕭條,但黃橋鎮西洋村潤佳草莓采摘園的一個個草莓大棚卻溫暖如春。目前,大棚栽培草莓已經大批量上市,采摘園業主夏建榮有著嫁女兒般的喜悅和忐忑。
近年來,草莓搖身一變,成為冬季最受歡迎的水果之一。11月下旬,百花凋零,滿地落葉,但一顆顆草莓紅艷欲滴,初綻芳容。長在冬季,草莓最怕凍,為了預防冷空氣來襲,夏建榮和工人們加班加點地為草莓大棚拉第二道膜、扎圍擋,像呵護孩子般,小心翼翼地為草莓隔絕寒氣。
看著滿棚即將上市的草莓,夏建榮喜滋滋地算了筆賬:目前草莓園每天的采摘量在七八十斤左右,每斤35—40元,基本供不應求,到12月底,草莓園的日采摘量可達2噸左右,128畝的草莓園今年的總產值可達200萬元。
別看夏建榮現在對草莓生長各階段的管理了如指掌,其實他也是付出了“血的教訓”才有現在的成功。
夏建榮是黃橋鎮中鹽村人,多年來,他一直在天津等地從事水電安裝工程。從天津、北京等大城市的水果市場,夏建榮發現了高端水果的商機。后來,又聽到在沈陽農科院工作的同學介紹草莓種植效益比較高,于是,5年前,夏建榮在老家搞了一塊試驗田,準備自己種草莓。找好了地、搭好了棚、選好了苗,一切準備就緒時,他卻接到一個老客戶的電話,稱有一項工程急等著他去承包。多方權衡后,夏建榮放棄了“草莓夢”,又干起了老本行,承接水電安裝工程生意,也積累了不少資金。
“年齡大了,家里的父母老了,孩子上學需要人照顧,工程也不好做了……”諸多因素讓夏建榮決心重新啟動草莓規模種植計劃。這5年間,雖然從事的是水電安裝,但他經常到經驗豐富的草莓種植基地觀摩學習,掌握了不少關鍵管理階段的技術。
今年年初,夏建榮在西洋村成立了潤佳草莓采摘園,先后投資300萬元,搭建了鋼架大棚,建設了田間滴灌等基礎設施,購進了近30萬元的草莓苗。
一切就緒,坐等豐收。然而沒幾天,夏建榮發現,栽種的草莓苗不但沒有煥發生機,反而一點點地枯萎,沒過多久,30萬元的草莓苗幾乎全部枯死。夏建榮一下慌了神,找了很多農業專家咨詢,依然不明就里。
創業夢還沒開始就破滅了,是繼續還是就此停止,夏建榮考慮了很久。最終,不服輸的他帶著枯死的草莓苗,找到在沈陽農科院工作的同學,對枯死苗進行切片檢查,發現他的草莓苗感染了病毒,所以才會在短時間內大量死亡。
對苗種易感染病毒有了新的認識后,夏建榮重振創業信心。這一次,他在選擇苗種上花了很多心思,分別從丹東、重慶、上海、靖江等地購進了優質品種的草莓苗,豐富了采摘園不同時節、不同口感的草莓。
談到未來草莓采摘園的發展,夏建榮信心滿滿:“今年在購進種苗時,我們從丹東引進了新紅顏99草莓幼苗進行培育,這個品種的草莓產量高、糖分高,等到明年大批量上市的時候,必將會受到市場的歡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