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胡新芳 通訊員 郭美娟 尹振雄)“握架子的時候要把握好姿勢,糊的時候要細心,每個細節都要認真,這樣才能保證產品合格。”日前,在分界鎮趙莊村“殘疾人之家”,王貴斌正帶領七八名學徒工糊紙扇,這些學徒工都是該村的殘疾人。趙莊村“殘疾人之家”成立后,村里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在這里找到了謀生的工作,平時還能享受全面的康復訓練,大家都說,這里成了他們的第二個家。
讓殘疾人找到就業渠道
“一些殘疾人家庭成為貧困戶,這成為趙莊村發展中的難題。”趙莊村黨總支書記趙登平介紹,今年年初,在市殘聯和分界鎮黨委的幫助下,該村投入建設“殘疾人之家”,并于今年10月中旬投入運營。
經過多方籌資20余萬元,趙莊村將原北張衛生室進行改造擴建,建立起了村級“殘疾人之家”,目前村里有13名殘疾人在該機構中接受日間照料、康復訓練服務,并開展輔助性就業工作。 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是“殘疾人之家”幫助殘疾人樹立生活自信、幫他們積極融入社會的主要服務項目。趙莊村殘疾人創業者王貴斌為“殘疾人之家”招引了糊紙扇項目,一個多月下來,在這里工作的殘疾人經過精心培訓,每個人都可以拿到500元左右的工資,這讓大家倍感驚喜。 村民劉洋幾年前在上夜班的路上出車禍,導致腿腳殘疾。“因為身體原因,我一直沒有工作,賦閑在家,沒有收入來源,生活非常困難。”讓劉洋驚喜的是,村里的“殘疾人之家”成立后,他來到這里做手工活,前幾天他剛領到580元的工資,這再次燃起了他的生活信心。 “剛開始技術不夠熟練,經過一個多月的打磨,我糊紙扇的質量和技術都提升了,下個月我的工資肯定能更高一些。”劉洋說。 經過不斷練習,在這里就業的殘疾人基本上都能熟練操作了。目前,正常有八九個殘疾人在這里工作。 康復服務面面俱到
每天上午,村民趙松都會到“殘疾人之家”的康復室做各種身體康復鍛煉。“因為身體殘疾,我不方便出去工作,現在這里有專業的康復器材,我每天沒事都會來這里鍛煉下,還能夠和別人聊聊天,我覺得心情好多了。”趙松說。
趙莊村“殘疾人之家”不僅具有殘疾人輔助性就業項目,心理咨詢室、康復、文體娛樂也一應俱全,環境較好。 按照“殘疾人之家”的建設標準,趙莊村對前來這里開展輔助就業的殘疾人提供一頓免費午飯。“在這里工作的都是趙莊村的殘疾人,我們招聘的主要是16-60歲之間、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在組織他們勞動的同時還提供免費午餐。”分界鎮殘聯專職委員周紹軍說,既有活兒干還能賺錢,又有營養的中飯吃,這讓前來這里就業的殘疾人非常滿意。 為打造成鄉村級“殘疾人之家”的標桿,解決殘疾人生活和就業難題,分界鎮殘聯表示,將通過合理運營和管理、“以點帶村”的形式,把趙莊村周邊的殘疾人吸引過來,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減輕家庭負擔,同時讓殘疾人積極融入社會,構建和諧的社會環境。 近年來,趙莊村高度關注殘疾人事業,去年5月,村里將關心殘疾人事業和甜豌豆合作社項目結合起來,申報了“泰州殘疾人扶貧基地”。農忙時節,殘疾人去采摘甜豌豆,提高了收入。趙登平表示:“現在村里成立了‘殘疾人之家’,并且招引來了項目,部分殘疾人有了收入來源。將加大工作力度,把‘殘疾人之家’建設得更加規范,為殘疾人帶來更多生活便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