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鑫)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隨著工業4.0概念逐漸深入人心,新的工業時代正在到來,智能制造正成為新一代工業革命的標志性符號。珠三角格力電器、雷柏科技、瑞立科密汽車電子等企業,走上了智能化制造之路,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這為我市參觀考察的企業家們提供了啟示和示范。 數百平方米的車間里,機器轟鳴。然而在高大的精密儀器間里穿梭的工人只有十多位,高度自動化已經成為格力電器的常態,眾多充滿節奏感的機械手臂上,烙上了格力的品牌標志。格力用五年的時間完成了內部生產線的自動化,并通過自主研發制造智能裝備,使得整體生產效率提升10.5%,成為中國智能制造領軍企業。 “一個沒有創新的企業是沒有靈魂的企業;一個沒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是沒有脊梁的企業;一個沒有精品的企業是沒有未來的企業”,在企業產品科技展示廳,“三個沒有”,詮釋了格力對匠心精神和科技創新的執著追求。其實,格力電器“無人工廠”正是珠三角智造變革的縮影。 2015年,深圳雷柏公司被國家工信部評為全國第一批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廠。作為一家電子制造起家的企業,2008年至2010年,雷柏科技將生產線從全手工生產逐漸改造成為半自動化,員工人數從最初的3200人減少為900人,但生產總值卻穩步提高。同樣,在廣州瑞立科密汽車生產車間,自動化設備對精密電板的組裝讓大家印象深刻。 從我市制造業智能化發展現狀來看,除科興電器、惠爾信已被認定為省級智能化車間外,大部分企業智能化水平偏低,“機器換人”力度還不夠。珠三角標桿企業率先一步,根源還在于他們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程度。江蘇永昇空調有限公司總經理嚴裕華表示,今后將首先圍繞科技投入做文章,一方面加大自主研發投入,帶動專利和一些技術轉型升級,另外一方面和科研院所加大發展開展合作。江蘇泰隆減速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殷根章表示,將從智能化工廠入手,推進智能制造,實現企業轉型。 記者感言: 新工業時代,創新是關鍵,智能制造是標志性符號。就我市眾多企業而言,從制造到智造,新技術、新工藝、智能裝備應用是關鍵一步,核心在于技術、產品的研發創新。面對變革,面對資金、人才制約因素,重要的是解放思想、創新思維,通過借腦、借資金、借平臺,把科技創新的“輪子”轉起來,泰興智造的活力才能不斷迸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