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周冰)日前,記者從人民銀行泰興市支行獲悉,截至9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存款余額突破1000億元,貸款余額690億元,比年初新增100億元,貸款增量、增速、新增存貸比等主要金融指標連續44個月位居泰州四市(區)之首。 今年,隨著金融監管和政府債務融資政策的調整,各金融機構積極加大產品創新和推廣力度。其中,工行對政府債務融資推出了“園區方案化營銷”模式,根據部分園區的企業經營、納稅等總情況,對區內企業進行總授信。南京銀行聯合省再擔保公司,創新開發了“投貸聯動”和“鑫科貸”產品,并在泰興成功落地。同時,各商業銀行緊緊依托互聯網的大數據分析功能,推出了支持小微企業的純信用信貸產品約15個。農商行創新了“光伏貸”“0續貸”,郵儲銀行啟動了小額貸款“重回農村”計劃,加強了對新型農業主體的營銷力度。 通過金融產品的不斷豐富,今年1-9月,我市社會融資規模增量242.31億元,同比多增90.08億元,增幅59.2%。至9月末,全市工業貸款余額144.22億元,占全部貸款余額20.9%,比年初增長5.3%,高于泰州平均水平7.4個百分點,增幅居泰州四市(區)第一。 “今年是泰州金融支持產業轉型升級改革的初始之年,我市金融機構重點開展了三個方面的金融改革創新。”人民銀行泰興市支行行長毛紅霞介紹,一方面,金融部門以發展綠色金融支持“263”行動為著力點,加強機制建設和產品創新,加大綠色信貸投放力度。截至9月末,全市綠色信貸余額68.65億元,占全部貸款余額的10%,高于全國綠色金融占比1個百分點。其中,興業銀行發放的排污權質押貸款、泰興人保財險辦理的環境污染責任險、農行發行的環保借記卡等業務量,在四市(區)系統內均位于前列。另一方面,為助力“無項目、無技術、無勞動力”的低收入農戶脫貧,市委農工辦、泰興農商行、新街鎮創新推出了“政府+龍頭企業+農戶”的小額精準扶貧貸款“洋芋模式”。截至9月末,全市共發放貸款330戶、660萬元,預計全年能為低收入農戶人均增收1600元左右。同時,市外管局積極推廣資本項目意愿結匯和全口徑跨境融資業務。至9月末,為全市23家外商投資企業辦理跨境融資1.3億美元,極大地支持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據了解,今后,全市金融機構將重點對接重大項目,深化“大走訪大落實”“銀企對接”等活動,繼續加大小微企業、富民增收等信貸產品和服務方式的創新力度。重點推進綠色金融業務發展,緊貼化工園區“一特三提升”和“263”專項行動工作要求,制定綠色金融支持化工轉型升級工作實施方案,加快構建推進綠色金融工作的“四梁八柱”,為我市經濟創新轉型、富民增收貢獻金融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