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燕麗娟)秋高氣爽的時節,我市各具特色的鄉村游迎來了高峰期。近日,雖然天空飄著細雨,在黃橋鎮的古街巷內,依然有些游客流連忘返,了解街巷曾經的故事,尋找那片紅色的印記。 新疆昭蘇縣來我市人民醫院交流學習的阿扎提利用雙休日和朋友一起參觀了黃橋戰役紀念館的新、老館,并逛了古街內的裕泰和茶樓、何氏宗祠等。阿扎提說,幾年前,他曾參觀過一次黃橋新四軍戰役紀念館,這次故地重游,心境還和當初一樣,為黃橋人民的英勇、機智而欽佩;黃橋的古街巷建筑也非常有特色,古色古香,別有韻味。 來自揚州的李陽也同樣選擇利用雙休日帶著妻女一起來到黃橋古街巷游玩。他說,很早以前就聽說了黃橋戰役、黃橋燒餅,這次他和妻子一起帶著女兒來重溫歷史,也讓女兒感受一次紅色教育。來自上海的馬林華來泰興探親,在親戚的帶領下,一家人也來到了黃橋古街道游玩,在丁文江紀念館,他們了解了丁文江的故事;在新四軍戰役紀念館,他們了解到了黃橋人民奮勇抗戰的故事;在古街巷,他們為形體簡練、細節繁瑣的明清建筑而欽佩。 同樣,在以紅楓為特點的泰興中華紅楓園內,來自上海的一群游客三五成群,有的與楓葉一起拍照,有的以紅楓園為背景擺出各種造型,自娛自樂,好不開心。游客楊蘭秀告訴記者,紅楓園的空氣清新,在園區內轉了一圈后,心情都變的開朗多了。 黃橋古街巷、泰興中華紅楓園的旅游熱,只是我市近年來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依托農村區域的優美景觀、自然環境、建筑和文化等資源,鄉村旅游呈現出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已初步形成中華紅楓園、黃橋祁巷村、古銀杏森林公園、印達村秋季游等旅游景點,并建成特色農家餐飲、騎馬、卡丁車、真人CS、千人垂釣比賽基地等休閑娛樂項目;以“紅楓”“紫薇”“香樟”為特色的苗木園;以佛教文化為特色的佛像廣場;依托高效農業、民俗傳統文化、特色燈展等活動,創辦了看國旗、品湯包、吃土灶、采葡萄、觀民俗、放河燈、燃煙花、賞村景等系列活動,向游客全面展示我市鄉村游的魅力。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正是有了前期的完整規劃,目前全市已擁有鄉村旅游及休閑農業經營單位100余家,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1家,全國休閑漁業示范基地1家,省三星級以上鄉村旅游區15家,年接待游客突破100萬人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