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毛勇)泰興經濟開發區始終強化有效投入,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公共配套服務、大院大所合作,園區建設加快從外延擴展向內涵提升轉變,為跨越趕超增加了新動力。 長江賦予了泰興得天獨厚的優勢,俯瞰長江,一條條貨輪來回穿梭,一坐坐吊機林立江岸,過船港碼頭成為一類對外開放港口。在這里,世界各地的大豆、豆粕、木薯干、食用油入江出海。泰州市過船港務有限公司是泰興港口集群的一個縮影。“吞吐量從2011年300萬,我們目前現有的是14年最高,做到一年吞吐量430萬噸,今年有望突破能達到450萬噸左右。”泰州市過船港務有限公司商務科科長王寧說。 沿江港口貨物吞吐量是泰興經濟開發區開發開放的標注。在這里, 太平洋液化氣碼頭、聯成倉儲、新浦化學液體化工碼頭等近20個碼頭建成投運,正在加快建設濱江通用碼頭、金燕、阿爾貝爾化工碼頭 ,沿江岸線資源的潛在優勢正在轉化為新一輪沿江發展的競爭優勢。 2011年總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萬噸,2016年完成4200萬噸,年均增幅20%以上,港口外貿進出口總量和海關稅收連續4年在泰州市名列前茅。 經濟開發區建設的管廊,就像人體的血管一樣,將原材料按需輸送到各企業,實現了區內企業的互聯互通、互惠互利。 蜿蜒12公里的管廊,將蒸汽、氫氣、氮氣、氧氣等工業氣體源源不斷地向區內企業集中供應,實現了能源資源消耗的減量化和利用的高效化。2016年,供熱能力達1100噸/小時,沼氣和生活垃圾等可再生資源發電占主導產業用電量2.5%,成為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典范,2016年成功晉升國家循環化改造重點支持園區。在這里,污水處理、固廢處理、大氣治理、環境美化,配套成龍,形成完整高效的后續處理系統。怡達化學、長園華盛、森田新能源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第一次考察,便心心相印,合作之手緊緊相連。世界500強德國林德集團工業氣體項目等一批產業關聯度高、投資體量大、稅收貢獻大的好項目紛至沓來。泰興人的胸襟和眼界,在開放發展中不斷提升。泰興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陸軍說:“接下來,我們招商引資團隊將以‘綠色涂料涂裝產業園’和‘中國泰興日化園’為樣本,瞄準‘長三角經濟區最具競爭力的上下游一體化產業集聚區’的目標愿景,探索更加激勵有效的工作機制,為泰興開發區向國家級開發區升級、為我市跨越發展厚植沃土,再添亮點活力。” 2017年1-8月份,泰興經濟開發區實施億元以上重大產業項目83個,總投資540億元。 高層次人才是一個地區創新發展的關鍵因素和主導力量。至目前,泰興經濟開發區與33家大院大所共建產學研合作基地56個,2016年,研發投入15.56億元,占銷售收入的2.4%;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402億元,同比增長20.3%;累計有效發明專利達473件;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62人,其中海外人才14人。人才在這里集聚,智慧在這里激蕩,成果在這里共享。筑巢引鳳, 花開蝶自來。完善的基礎和公用配套設施,壘起了泰興經濟開發區發展高地;雄厚而健全的產業基礎,為協同創新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專業化、綜合性的港口腹地,為泰興經濟開發區大進大出敞開了大門。面對揚子江城市群崛起的嶄新態勢,泰興經濟開發區勇立潮頭,加快向“當好新階段泰興發展的排頭兵、當好開發園區建設的排頭兵、當好創新轉型的排頭兵”目標邁進,煥發出揚帆遠航的激情與活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