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ㄓ浾摺《问コ剩┮粋異鄉做水電安裝的小老板,卻因朋友一句“黃橋燒餅不過如此”的刺激,毅然回鄉做起了“燒餅大叔”。今天種下什么,明天收獲的就是什么。李節約以工匠精神之氣,創新燒餅制作工藝,成為黃橋燒餅行業實至名歸的后起之秀。 記者見到李節約時,他正在給黃橋環衛工人們贈送月餅,每逢佳節,給老人、留守兒童、環衛工人送燒餅已成為他的“規定動作”。 生于1970年的李節約,很小便遠赴東北大慶油田,做起了水電安裝工。在東北的那些年,他每年都會帶上幾份特產——黃橋燒餅,送給東北的朋友。2015年年初,李節約的一位好朋友嘗過他所帶的黃橋燒餅后,隨口說了一句“黃橋燒餅不過如此”。自己引以為豪的地方特產在別人眼中不過如此?朋友的話讓李節約陷入了沉思,在跟家人一番商量后,當年年底,他便回到家鄉黃橋做起了燒餅。 飯要一口一口地吃,事要一件一件地做。開業不到十個月的時間,李節約的燒餅店實現了營業額近50萬的業績。李節約說,傳統是根本,創新則是打開市場的關鍵。在做好老口味的同時,李節約還增加了紅薯和南瓜口味,一經推出,大受歡迎。 近年來,黃橋老區發展日新月異,李節約搶抓發展機遇,先后與一批黃橋燒餅業者奔走于各類食品博覽會及食品制作大賽,戰果頗豐,讓家鄉的味道飄香大江南北。 李節約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已經與大連嗑客集團成立了一個新的股份公司,我們的愿望是在二三年之內,把黃橋燒餅品牌做大做強,做到全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