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秦銀生 何軍)“稻花香里說豐年”。眼下,全市水稻已進入揚花抽穗晚期,漫步村莊田頭,遠遠的就能聞到稻花散發(fā)出的陣陣清香。元竹鎮(zhèn)鎮(zhèn)北村張仁余家的稻田里,稻穗滿枝頭,田間鴨穿梭,一片豐收喜慶的景象。 每天上午九點鐘左右,張仁余都要把鴨子趕往稻田里呆上兩三個小時。張仁余告訴記者,二三十畝田里放養(yǎng)五六百只鴨子,基本省去了除草、施肥的過程。 三年前,張仁余將田流轉給外地人種植,自己做生意,日子倒也自在富足。但去年年底他又回歸農村,成了一位家庭農場主。 張仁余是個有心人,他喜歡經常到鎮(zhèn)農技中心串串門,了解學習一些最新的科技信息。當他聽說稻鴨共作技術時,立刻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他認真地向農技中心技術人員學習討教相關知識。今年六月初,當麥子收割結束后,張仁余一下購買了600只苗鴨。等到苗鴨長到半斤重時,他將鴨子散放到秧苗田里,開始了稻鴨共作技術的實踐。鎮(zhèn)農技中心的技術人員也經常主動登門提供技術指導。 經過三個多月的養(yǎng)殖,目前鴨子的體重已經超過10斤,九月上旬開始陸續(xù)出售,讓張仁余高興的是,他養(yǎng)的鴨子基本不用上市場,每天都會有人主動上門購買,一天能賣出十多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