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樊崢)近年來,我市著力推進“現代化、高質量、有品位”教育,減少城鄉地區教育發展差距,讓優質教育資源向農村延伸,著力打造“家門口的好學校”。 日前,記者來到分界初中,瑯瑯的讀書聲環繞著文明而優雅的校園。在化學實驗室,老師正手把手地教孩子們做化學實驗。 在教學中,分界初中運用實驗操作、影視教學等手段,教學內容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學生學習興趣盎然。學生陸夢倩告訴記者:“平時是記的、寫的,現在就讓我們更加能夠親自動手,讓我們更加了解這個實驗的過程,它的細節,它的注意點,能夠讓我們更加親切地感覺到做這個實驗的哪些好處,哪些優點。” 過去,由于師資不足,物理和化學是分界初中的短板。從去年暑假開始,八名教師來到學校交流工作,同時,兩名城區教師到學校支教,充實了教學一線的力量,也帶來了一些新氣象。這兩門課進步最快,化學已經由過去的全市倒數到今年跟全市持平,物理也上升了七八個名次。分界初中教師姚艷說:“我們還經常鼓勵學生做家庭小實驗,從生活中尋找器材,加深孩子的印象,讓學生從理論再到實踐,再從實踐回到生活,從而進一步應用化學。” 過去,分界初中實行“兩率一分”,抓優秀率、良好率、平均分;三年前,學校把過去的“兩率一分”變成了“一率一分”,抓合格率和平均分,要求所有的老師重心下移,多關注學習落后學生,真正從最后一名學生抓起。同時,開設雙語閱讀課,提升現代教學水平。 盡快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和質量,一直是我市努力的重點。在根思初中,初二(1)班的學生們正在通過現代化教學設備上課,顯示屏上畫面色彩飽滿、風景靈動,學生們在老師繪聲繪色的引導下,輕松愉悅地學習著新的一課。 據了解,去年底,根思初中新校區改造擴建后正式投用, 總投資達2400多萬元,新增了多個電腦室、實驗室和錄播室,在校學生規模可擴大到600人,新增200人,有效提升了根思鄉教育環境。 在校園的另一側,投資600多萬元的體育館正在建設之中。據介紹,體育館建成后將成為我市農村首家高標準現代化體育館,預計在2018年元月份正式使用。 目前,我市現有義務教育學校79所、初中30所、九年一貫制學校6所,在籍學生73130人、教師6122人。其中城區學校12所,黃橋鎮區學校4所,農村學校64所。近年來,我市采取“建校區”“辦分校”“結對共建”等多種集團辦學形式,借助區域教研中心平臺,通過城區支教、優師走教、鄰校交流、名師送教等多種途徑,全面提升農村教育教學質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