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秦銀生 何軍 張月琴)新街鎮野肖村借助市供銷社的幫扶,成立農村電子商務公司,為學校、企業食堂配送蔬菜,既幫助廣大蔬菜種植戶解決了銷售難題,也增長了村級集體收入。 9月18日下午兩點十分左右,在野肖村電商公司里,村黨總支書記肖建林正在電腦桌前記錄著網上發來的蔬菜需求信息。目前野肖村每天配送的蔬菜單位有四家,其中泰州市職業技術學院的蔬菜配送量最大,需求信息發過來之后,肖建林就開始聯系當地蔬菜種植戶提供貨源。 種植戶趙敏采收青菜剛剛結束回到基地,肖建林和村民兵營長肖和泉的蔬菜收購車輛已經到達。通過仔細的質量把關后,第一批蔬菜收購到位。對于這種銷售模式,趙敏說:“在家里賣比跑到外面去賣好多了,又方便,還能多賺一點錢。” 由于是跟學校、企業搞蔬菜配送,對蔬菜質量要求高,每到一塊蔬菜種植基地,肖建林、肖和泉都要到蔬菜大棚里看一看,了解在田作物的藥物施用情況和長勢,在收購價格上也最大限度地讓種植戶滿意。 兩個多小時的本地蔬菜采購,解決了蔬菜配送80%的需求。但還有20%的蔬菜缺口需要到城區南門蔬菜批發市場補給。五名村干部輪流負責,每天一人跟車到城區進貨。 野肖村地處新街鎮的南部邊緣,村級經濟薄弱,連續多年收入不到十萬元。村民致富路窄,是新街鎮有名的貧困村。2013年以來,野肖村加大土地流轉力度,三分之二的土地搭起了大棚種起了蔬菜。但在高效種植業發展的過程中又出現了銷售難題。2016年初,市供銷社結對幫扶野肖村,結合野肖村的村情,組建電商公司,通過實施蔬菜配送、農資日用品超市、網絡商城項目,達到村級集體增收、農民致富的目的。這一想法也得到了野肖村村干部的支持。去年六月份村干部出資18萬元,市供銷社出資40萬元,野肖村委會出資42萬元控股成立了野肖村電商公司。肖建林介紹,目前投入包括場地建設,包括冷庫包括車輛投入在二三十萬。目前每天的營業額在3000元到4000元,利潤在300-400塊錢。盡管現在利潤不大,但是既解決了業主的銷售難題,又為村級集體增收帶來了希望,所以大家干的很帶勁。 截止今年八月,野肖村電商公司營業額已達160萬元,凈利潤11萬元。吸納本村營運車輛2輛,有一定勞動能力的低收入農民10人。野肖村的電商產業從蔬菜配送做起,目前其它項目也在逐步實施,農資日用品超市已經建成,野肖特色農副產品網絡商城平臺搭建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