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段圣呈)社區網格化管理是一項社會管理創新工程。黃橋鎮北街社區以網格化管理為抓手,服務全覆蓋、管理無縫隙,有的放矢開展各項工作,全面提升轄區管理服務工作的精細化、規范化水平,真正把服務做到居民心坎里。 9月15日,北街社區的醫護人員帶著血壓測量器來到第三網格區趙朋林和汪秀英老倆口家,為二老測量血壓,并囑咐老倆口注意生活和飲食的習慣。趙朋林今年91歲,老伴汪秀英85歲,兩個女兒不在老人身邊。北街社區第三網格區的網格長王希娟經常來到老倆口家噓寒問暖,并隨時注意老倆口的身體狀況。汪秀英激動地告訴記者,居委會的這些小姑娘,就像自己的女兒一樣貼心。 社區網格化管理工作,直接關系到社區的和諧、安定和人民群眾的幸福。2011年起,黃橋鎮北街社區積極打造“10分鐘便民服務圈”,根據轄區原有人口信息和地區情況,將居委會劃分為6個網格,每個網格約200戶,平均覆蓋660人。日常管理中,以社區便民服務站為中心,每個網格由一名社區干部擔任網格長,一名中心戶長擔任網格員,負責日常工作,形成了管理中心——網格長——網格員為線條的科學運營。黃橋鎮北街社區第六網格網格員徐全保告訴記者,他們每天上午巡視一遍,包括環境衛生、職工間的矛盾糾紛、用電安全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除了6個網格組織機構外,北街社區還發動網格內的綜合信息員、社區黨員、社區民警、社區志愿者、社區治安巡邏員、社區工作人員等人員組建網格服務隊伍,每周上門一次,及時熟悉情況,了解信息,搞好網格信息登記;針對轄區內老年人多的現狀,定期為老人們開展活動,組織義診等;建立聯系、走訪等一整套服務制度和“一助一”的服務對子,發放“社區聯系卡”,把服務人員的姓名、聯系方式印到卡上,保證有困難能及時找到網格長和中心戶長。多年來,社區治安明顯得到好轉,鄰里關系更加和諧,社區群眾的安全感得到了明顯增強。 黃橋鎮北街社區黨支部書記李霞說,下一步社區將開拓創新,為轄區居民提供豐富多樣、貼切需求的服務,并緊緊圍繞強基礎、重民生、優服務,加快推進系統化、精準化、網格管理,建設民主、法制、文明的和諧社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