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ㄓ浾摺⊥蹑摹⊥ㄓ崋T 徐長杰)9月6日一大早,分界鎮開綠村的保潔人員開著拖拉機到村里的幾家養殖場處理畜禽糞便。經過改造的畜禽糞便處理拖拉機,能夠順利將糞便從養殖場的蓄糞池抽取到拖拉機的儲存桶內,再將糞便運送到村田頭的調節池里。附近的村民謝小蘭告訴記者:“糞便及時處理干凈,我們住在附近就聞不到臭味了。”
作為生豬養殖大市(縣),我市生豬存欄量居全省第五,多年來,為全市農民增收作出巨大貢獻,也帶來了嚴重的生態環境污染。為切實解決畜禽養殖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我市落實五項關鍵措施,扎實提高畜禽糞便源頭治理和轉化利用水平。 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市人大牽頭組織相關人員到海安、如皋等地參觀學習,在此基礎上,對全市畜禽養殖現狀進行了調查摸底,開展了廣泛討論和征求意見,研究落實適宜我市市情的畜禽治污方式。 科學選定試點單位。經調查,中小規模養殖場(戶)是我市畜禽養殖的主要污染源。對此,我市選擇了折合生豬存欄3000頭以上、畜禽養殖糞便污染比較嚴重、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8個村,作為2016年非規模畜禽養殖糞污治理試點單位,開展先行先試,2017年繼續選取10個村開展集中整治。 確定合理治理模式。按照“分戶收集、集中處理、資源化利用”的畜禽糞污治理原則,在非規模養殖場(戶)密集區,主要推廣“戶用蓄糞池+田頭調節池+大田利用”的畜禽糞污治理模式,解決糞污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難題。 強化工程建設管理。兩年來,我市在建設田頭調節池777個、完成配套設備配備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鄉村統一管理、市場化運營等運行模式,由村集體確定服務組織,保障工程有效運行,使用糞肥獲市財政補貼15元/畝。 加強監督考核。市財政三年內每年預算安排專項資金1000萬元,采取“以獎促治、先建后補、打包下撥”的形式給予扶持。同時,將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納入鄉鎮(街道)績效評估考核體系,并對畜禽養殖重點鄉鎮實施差別化考核,實行政策支持、行政推動有機結合。 自2016年開展非規模畜禽養殖密集村(居)治理試點以來,全市非規模畜禽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這一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模式得到了各級政府部門的肯定和推廣。2016年,泰州市農業工作現場會在我市選取了1個試點村和1處規模養殖場進行觀摩,作為養殖污染治理典型模式在全泰州推廣,泰州市對我市試點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泰州市政府2016年獎勵80萬元。2017年3月31日,全省畜牧業工作會議在我市召開,在全省推廣我市非規模畜禽養殖密集村(居)糞污治理方法和畜禽糞便利用模式。2017年3月30日和4月26日,農業部畜牧司司長、農業部環境保護研究所所長帶隊,分別對我市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與生態農業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6月份,我市成功申報農業部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專項資金3650萬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