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王國青 劉晶)針對非公企業黨員職工思想建設“難”、學習教育“散”、先鋒意識“淡”等問題,泰州遠大家俬有限公司突出支部作用,堅持以學促做,探索形成了“溯源工作法”,在思想建設、夯實基層、激活“細胞”、凸顯價值上溯源,讓每個黨員都帶好頭、做榜樣、當先鋒,形成了一條“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與企業發展、扶貧攻堅、社會公益融合發展的惠民之路。 8月25日上午,泰州遠大家俬有限公司7月份黨員爭先進位榜公布,設備部黨員符建林的排名從6月份的排名倒數上升到7月份第一。排名實現逆勢,源于他黨員帶頭作用的充分發揮。拉布椅是遠大家俬剛開發出來的新產品,已接到1萬張訂單,但生產全靠手工,效率非常低。符建林主動請纓,經過反復試驗,研制出了自動化拉布機,效率提高了5倍。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成效,關鍵要看“做”得如何。為避免學做“兩張皮”,遠大家俬公司探索形成了“溯源工作法”,設立爭先進位榜‘亮位次’,在激活“細胞”上溯源。結合生產經營實際,公司劃分了11個黨員責任區,設立了5個黨員示范崗,組織開展“勞動技能競賽”、“我為企業發展獻計獻策”等活動,鼓勵黨員職工在活動中爭先進位。今年以來,公司共收到收到合理化建議87條,46項在生產中得到應用公司黨員,為公司帶來200多萬元效益。 這兩天,在新街鎮錢南村村民高德林的家里,遠大家俬的黨員技術骨干徐偉正在手把手傳授藤椅編織要點。高德林是村里貧困戶,妻子、兒子均有殘疾,一個月前,遠大家俬在錢南村辦起了編藤加工點,高德林學會了編藤技術,全家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 遠大家俬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藤制戶外家俬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黨總支通過“設鎮村加工點”、“設村企共建扶貧點”,在凸顯價值上溯源。自2008年以來,公司在黃橋老區鄉鎮利用閑置廠房、廢棄學校和農民住房,設立編藤加工點,公司按照“編藤點發展到哪里,黨組織的服務就跟蹤到哪里”的思路,明確一名黨員聯系一個編藤加工點,加工點運行情況作為黨員考核的主要依據。新街鎮錢南村編藤加工點是遠大家俬最新發展的編織加工點,務工靈活、結算及時的特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閑散勞動力加盟。工人已從創辦之初的10多人增加到現在的30多人。 至目前,遠大家俬61個編藤加工網點共吸納3700多名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去年發放工人工資8400萬元。遠大家俬黨總支還創辦了企業內刊,建立了黨建走廊,將黨建思想、企業發展理念、員工素質要求等方面的內容,概括提煉成警示語或宣傳語張貼上墻,讓每個黨員職工時時對照、經常反省,在思想建設上溯源;公司抓實“黨建聯盟”,在夯實基層上溯源,采取掛靠、聯建等方式,遠大旅游、遠大體育以及宣堡、古溪、南京六合3個分廠的共產黨員與駐區黨組織共同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實現學習教育支部一個不少、黨員一個不落。公司黨總支書記李相文介紹,在黨建工作中深入開展溯源工作法,讓公司全體黨員在思想上認識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泰州遠大。同時在黨建工作中通過深入推展溯源工作法,也增加了黨員的活力,增加了黨組織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凝聚力和號召力,讓黨組織在企業當中始終處于政治領導核心地位。 “溯源工作法”凝聚了公司人心士氣、提升了自身形象、增強了內生動力。近年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市場,產品以進口歐美為主的泰州遠大家俬有限公司實現了逆勢上揚。今年上半年,公司出口突破5億元大關,國稅開票銷售、工商稅收等經濟指標躋身全市工業企業十強行列,連續多年榮獲泰興市委、市政府“財政貢獻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