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找不到工作的葉桂芳,終于又能打工掙錢了。 8月1日下午,在泰州市姚王鎮王家堡村創業富民基地遠大家私編織點,她正和一個女工合編一把椅子,因為腿部有四級殘疾,動作顯得有點慢,即便如此,憑借計件拿錢,她一個月也能有2000元的收入。而之前,她所有的經濟來源是每個月四百出頭的殘疾人補貼,整個家庭人年均收入不足6000元,低于江蘇省貧困線。而今,老伴兒也來編織點做工,老兩口一個月最少收入4500元,今年就能脫貧。 葉桂芳能找到這份工,離不開江蘇去年底部署開展的全省大走訪活動。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用一年的時間,黨員干部要把所有城鄉居民和企業都走訪一遍。葉桂芳家的大走訪聯系人是泰興市委書記張育林,他的走訪日記里記錄著第一次去葉家的情形:她渴望靠自己的雙手改善生活,但因自己的特殊情況,一直沒好意思開口去編織點打工。聽了她的話,張育林與鎮村干部商議,遂了她的心愿,并由一名師傅結對指導。 說起這個編藤加工點,點子還是姚王鎮黨委書記成文蔚通過大走訪琢磨出來的。去年底他去毛莊村走訪,看到替遠大家私做計件活的一對老兩口年收入6萬多元,就想能不能在村里辦個編織點,讓閑散勞動力有工做。雙方一拍即合,在姚王鎮全部18個村設立了編織點,村里配備編織工具、電瓶車等基本生產工具,負責招人。廠里每個月給村集體7000塊錢的場地租用、管理服務費,并負責培訓。對于一些行動不便的群眾,村干部直接上門送原料在家中編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