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蔣凱)8月4日下午,省委舉辦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為主題的縣委書記工作講壇。市委書記張育林以《發揮群眾主體作用 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為題作了交流發言。 張育林在交流時說,泰興是黃橋革命老區,一首‘黃橋燒餅歌’傳唱大江南北。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弘揚傳承群眾工作法寶,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有力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我市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連續六年被命名為全省平安縣(市)。 張育林說,千難萬難,群眾參與就不難。無論形勢怎樣變化,技術手段多么先進,恪守群眾觀念的立場千萬不能變,發動群眾參與的理念千萬不能丟。走進群眾,辦法無窮;依靠群眾,力量無窮。目前,我市正在泰州市的統一組織下,積極開展信訪積案化解“雙百攻堅”行動,通過司法調解、群眾評議、律師援助、結果公開的“12348”模式,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在信訪維穩工作中的作用。 張育林說,千事萬事,解決問題是大事。堅持問題導向,什么問題突出就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急迫就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群眾反映最強烈就解決什么問題,是我們多年來確保群眾工作推得開、抓得牢的一個重要原則。在“大走訪大落實”活動中,我們緊緊抓住“政治責任、問題導向、善做善成”三個關鍵詞,排出事關群眾利益、事關社會穩定、事關發展大局的問題,敲定時間表、落實責任人、簽訂責任狀,掛圖作戰、全程跟蹤、對標銷號。我們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當好“店小二”,做好服務員,努力讓老百姓的腰包一年更比一年鼓、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獲得感一年更比一年強。 張育林說,千訪萬訪,常態長效是良方。近年來,我們始終堅持“群眾在哪里,我們的工作就要做到哪里”的工作指向,著力在常態化、長效化機制構建上持續發力,確保黨員干部常訪基層、常下基層、常在基層,激發群眾工作的持久活力。大走訪常走訪,不僅走出了真情走出了信心,而且走出了思路走出了干勁,更走出了發展的成效。今年4月,我市財政績效管理和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工作受到國務院辦公廳表彰獎勵;上半年獲得全省縣(市)財政重點工作考核第一名,創成省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模范市。實踐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打好“兩聚一高”主攻仗,首先必須打好群眾工作主動仗。 張育林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這次講壇精神和省委書記李強講話要求,堅持眼睛向下、腳步朝下、身子撲下,始終走在“進村趕考”的路上,贏得群眾工作的主動權,厚植跨越趕超的新優勢,以“兩聚一高”新成效、安定和諧好環境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