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葉余華 通訊員 吳玉華)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目前已進入高溫酷暑時期,為切實做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我市啟動2017年度“夏季送清涼”專項救助行動。 “以保障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生命安全為著力點,把本次專項救助行動作為當前重點工作之一,切實加強領導,周密安排部署。”市民政局局長李寶泉介紹,該局及市救助管理站建立完善了聯(lián)動和快速響應救助工作機制,確保流浪、乞討人員以及因務工不著、尋親不遇、被偷被騙等原因而陷入困境的生活無著人員,及時得到救助服務,讓困難群眾在炎熱季節(jié)里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愛。 針對高溫炎熱天氣,我市要求各地健全并及時啟動應急救助預案,積極開展主動救助行動,上街勸導流浪乞討人員進市救助管理站避暑;對不愿進站受助的,提供必要的防暑用品和詳細求助方式,并錄像取證;對街頭流浪乞討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及時送往醫(yī)院救治。積極發(fā)動環(huán)衛(wèi)工人、公交出租司機、夜間安保人員等熱心群眾和志愿者提供流浪乞討人員求助線索,鼓勵其做好報告、引導和應急服務。 李寶泉說,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工作要求,充分發(fā)揮市、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居三級救助服務網絡作用,加強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居救助隊伍建設,強化責任意識,做到發(fā)現(xiàn)及時、報告迅速、處置合理,從而保證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生命安全。 市救助管理站落實24小時值班、巡查、服務接待等制度,保持求助熱線和語音電話的通暢,發(fā)現(xiàn)或接到生活無著人員線索后,在1小時內到達現(xiàn)場并實施救助,對距離較遠無法及時趕赴現(xiàn)場的,指導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居、熱心群眾實施應急救助,解除求助人員生存危機。 準備好充足的救助物資,及時啟動臨時救助程序,確保困難群眾得到有效救助。嚴格按照民政部“六必須”“六不得”的要求,進一步強化安全防護意識,做好水、電、煤氣和各種設施設備的安全檢查,把好食品、藥品安全關。切實方便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求助避暑。同時,注意救助工作人員自身安全。 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民政部門和市救助管理站將全面落實“民政為民”理念,不得以任何理由漠視、拒絕,甚至遺棄生活無著人員,對老年人、未成年人以及行動不便等人員,必須采取護送方式返鄉(xiāng)。堅決杜絕因發(fā)現(xiàn)不及時、救助不力而導致惡性事件的發(fā)生,對因思想麻痹、工作疏忽、責任落實不到位等造成嚴重后果的,將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切實加強輿論宣傳引導,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和市救助管理站積極采取主動救助、快速救助、開放救助等措施,在原有各項救助工作基礎上,認真做好站內保障、主動巡查、部門協(xié)作、媒體宣傳、尋親排查等工作,及時處置工作中出現(xiàn)的重大輿情和突發(fā)事件,并在1小時內向市民政局報告。 結合關愛困境未成年人專項行動,高度重視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在市救助管理站寄養(yǎng)點提供流浪未成年人文化法制教育、行為矯治等服務,并協(xié)助其申請法律援助或司法救助,進一步保障困境未成年人權益。同時,對父母或其他監(jiān)護人不依法履行監(jiān)護責任的予以勸誡、制止,從源頭上防止困境未成年人再次流落社會。 |
